克拉玛依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9 克拉玛依市统计局

市场物价涨势有所减缓。受全国大环境的影响,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呈逐步回落之势。2005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升1.3%。从分类消费品价格指数看,衣着类、医疗保健类和居住类价格微涨,分别比上年上升3.3%、2.8%和2.1%,其余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升0.9%。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全年地方财政各项收入24.53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其中:增值税增长40.2%,营业税增长4.9%,企业所得税增长35.0%。地方财政各项支出29.31亿元,增长32.4%。其中:基本建设支出4.93亿元,增长14.6%;城市维护费支出3.98亿元,增长32.2%;文教卫生事业支出和行政管理费支出分别增长32.4%和40.1%。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在企业存款和储蓄存款的带动下快速增长。年末我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31.9亿元,比年初增加41.2亿元,增长21.6%。年末各项贷款余额为42.09亿元,比年初减少1.46亿元,下降3.4%;其中短期贷款27.78亿元,比年初增加1.36亿元,增长5.1%,占各项贷款余额的66.0%。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保险费收入58153万元,比上年增长24.1%。其中财产险收入17411万元,寿险收入40742万元。赔款金额9017万元,增长7.4%。其中财产险赔付8177万元,增长10.1%;寿险赔付840万元,下降13.7%。

八、教育、科技、环保

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市局共有大中专院校2所,聋哑学校1所,普通中学23所,普通小学32所,幼儿园22所。

小学生合格率为100%;初中毕业率为99.6%,高中毕业率94%,普通高中录取率达83.7%,高中毕业率为94%。高校招生考试取得好成绩。我市普通高考民汉综合上线率为91.12%,综合录取率为78.08%,位居自治区前列。

市民办的基础教育机构(幼儿园、小学、中学)共有30所,在校教职工558人,其中教师有354人,共有在校(园)幼儿及中小学生5089人。

职工学历教育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在校各类函授生达8000余人,全年参加成人自学考试的考生2217人,有98人取得了自考毕业证。

科技工作以“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为目标,重视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及产业链发展,扶持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经济做大做强。我市以全疆第一的成绩,步入“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行列,白碱滩区在全疆各城区中排名第一,白碱滩区、克拉玛依区被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

我市自治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1家,高新技术产品40项,产值14亿元。高新技术企业中产值超亿元的企业4家,企业规模和实力进一步增强。民营科技经济及企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民营科技企业质量不断提高。全市民营科技企业总数达63家,资产总额达14.7亿元,总收入13亿元。民营科技企业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发展的主力军,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的58%。

科技实力不断增强。全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自治区科技进步奖30项,其中二等奖10项,三等奖20项。专利申请受理121项,专利申请授权8项。

做好“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持续改进工作。新疆石油管理局、新疆油田公司、独山子石化公司、克拉玛依石化公司以及其他企业投资近亿元,加大了污染治理和污染治理设施的改造和更新,企业治污能力进一步提高。

进一步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全年投入环境保护与建设的资金达9.94亿元。完成了市区7条干道的道路改造工程;实施了独山子区长春路系统配套工程建设、白碱滩区南北生态林及绿化管网建设、乌尔禾区城镇排水系统建设等项目;进行了准噶尔路、九龙潭景区、九公里立交桥等一系列美化、绿化及维护工程。

加强环境监测工作,白杨河地表水和百口泉地下水的水质良好,所有监测项目均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其中绝大部分达到Ⅱ类水质标准。空气环境质量逐步提高,全年达到国家级Ⅰ、Ⅱ级天数占全年天数的99.37%,其中Ⅰ级天数占全年天数的54.86%,Ⅱ级天数占全年天数的44.51%,Ⅲ级及以上天数占全年天数的0.63%。克拉玛依市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为89.64%。

深入推进“绿色社区”、“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倡导绿色生活理念,使环境保护工作深入社区、深入家庭。全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6%。

九、文化、卫生、体育

年末,全市有群众艺术馆、职工文化中心、少年宫、少儿活动中心、图书馆各一座,有专业和业余演出团体、业余艺术学校各一个,有广播电台、电视台各一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和转播台1座、调频发射台和转播台2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8.82%;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2座,卫星地面站30座,电视人口覆盖率98.82%。

图书馆全年接待读者14.1万多人次,借阅书刊14.1万余册次,办理借阅证10769个;馆外设服务网点12个。邮政局全年发行报纸631.70万份、杂志113.33万册,新华书店发行图书407万册,人均购书位居全疆前列。

成功举办克拉玛依第六届水节。历时7天,共举办文化、经济、旅游、体育等系列活动29项,社区文化、群众文化、高雅文化分别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系列经贸和旅游推介活动吸引了江苏、山东、福建等省市的多家知名企业代表及客商参加。水节活动的举办,搭建了经济与文化互动的平台,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达到了经济与社会的双获益。

圆满完成第三届社区文艺展演大赛和第四次百日广场文化活动竞赛。克拉玛依市第三届社区文艺展演大赛历时两个月,举办7项大型赛事活动,包括书法、少数民族书法、摄影、绘画、演唱、舞蹈、戏剧等七大门类,共有94幅书法、绘画、摄影类作品和62个演唱、舞蹈、戏剧类节目参赛,增强了群众参与性。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全面开通。克拉玛依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全疆唯一试点城市,以社区和农村为重点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独具特色,网络层层辐射、成效显著,为各地州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工作做出了良好示范。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3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个,门诊部10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5个;拥有床位1974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259人,其中医生925人,护师、护士、药剂人员1125人,医疗机构全年共诊疗病人201.7万人次,住院病人治愈率65.5%,好转率31.6%,病床使用率85.8%。

竞技体育取得优异成绩。在自治区青少年年度比赛中,获得金牌5枚、银牌14枚、铜牌20枚。残疾人体育再创佳绩,在全国田径锦标赛中获金牌7枚、银牌4枚并打破一项世界纪录和一项全国纪录。在世界肢残人轮椅运动会上,我市运动员一人获3枚金牌,包揽了新疆的奖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