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石嘴山市发展最快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千方百计克服经济运行环境趋紧、制约因素增多等困难,积极应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使国民经济总体仍保持了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 一、综合 国民经济总体保持较快增长。200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6.4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4%,人均生产总值31951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9%。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3.67亿元,增长6.9%,对GDP的贡献率为3.1%;第二产业增加值171.21亿元,增长15.6%,对GDP的贡献率为71.4%;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达到162.33亿元,增长16.0%,对GDP的贡献率为67.7%,对经济增长作用显著。第三产业增加值为51.56亿元,增长13.2%,对GDP的贡献率为25.5%。 经济结构继续保持”二三一“的格局。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6.8:68.6:24.6发展为5.8:72.4:21.8。 市场物价上涨较快。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7.9%,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7.5%;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3.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31.1%;房屋销售价格上涨9.1%,其中新建住宅价格上涨7.7%;房屋租赁价格上涨2.3%。 全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7.52万人,比上年同期下降4.4%,其中:企业4.90万人,下降6.4%;事业1.81万人,下降0.7%;机关0.80万人,增长0.5%。年末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7486元,增长21.1%。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74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8%。 二、农业 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60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农业增长10.8 %;林业增长21.7%;牧业增长0.6%;渔业增长13.3%;农林牧渔服务业增长13.1%。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9.37万公顷,增长6.3%。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71万公顷,下降0.6%;蔬菜播种面积1.52万公顷,增长2.0%;油料作物播种面积0.72万公顷,增长1.1倍。全年粮食总产量41.83万吨,增长1.8%。 农业机械化程度稳步提高。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95.85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1.6 %;农用大中型拖拉机0.4万台,增长7.0%;农用小型拖拉机4.33万台,增长0.9%;农村用电量7357万千瓦小时,增长5.3%;化肥施用量(实物量)14.23万吨,下降2.1%;农田有效灌溉面积7.85万公顷,增长0.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发展。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62.33 亿元,比上年增长1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54.60 亿元,增长16.3%。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增加值2.04亿元,下降14.1%,重工业增加值152.57亿元,增长16.9 %。国有企业增加值3.67亿元,下降1.1%;集体企业增加值0.12亿元,下降50.8%;股份合作制企业增加值 0.08亿元,下降40%;股份制企业增加值146.78亿元,增长17.4%;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增加值3.94亿元,增长4.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2.3%,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9.4%。高耗能行业比上年增长9.5%,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0.9%,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9.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4.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3%,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2%。 表1:2008年主要工业产品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原 煤 万吨 1424.1 4.7 洗 煤 万吨 1315.4 -7.1 发 电 量 亿度 178.64 -13.1 焦 炭 万吨 109.25 -7.5 烧 碱 万吨 25.11 46.9 电 石 万吨 107.79 8.2 树 脂 万吨 22.69 41.8 水 泥 万吨 102.73 9.2 碳素制品 万吨 56.2 -7.2 生 铁 万吨 17.36 -2.1 钢 材 万吨 27.46 -10.2 铁 合 金 万吨 50.46 -14.3 金 属 镁 万吨 4.66 0.6 输送机械 米 128200 9.9 交流电动机 万千瓦 97.43 34.3 双 氰 胺 万吨 5.9 4.8 单 氰 胺 万吨 0.15 85.1 活 性 炭 万吨 5.05 14.1 镁 合 金 万吨 0.19 -6.4 碳 化 硅 万吨 12.26 6.1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总体水平继续提高。全年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303户,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3.62亿元,同比增长38.5%;实现利税41.49亿元,增长30.6%;实现利润16.76亿元,增长18.1 %。工业产品销售率95.5 %,比上年减少2.2个百分点。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为211.42,比上年提高28.6个百分点。 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46个,拥有资产29.3亿元, 比上年增长21.1%,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8.2亿元,比上年增长24.2%。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产值15.2亿元,占全部产值的53.9%。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8.89亿元,比上年增长11.3 %。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工程结算收入26.3亿元,增长21.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1.1亿元,比上年增长63.5%,其中城镇投资148.4亿元,增长64.1%,农村投资12.7亿元,增长57%。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9.2亿元,增长37.3%;第二产业完成投资96.7亿元,增长82.8%,其中:用于工业投资95亿元,增长79.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5.2亿元,增长41.9%。其中:交通运输邮政业投资完成10.9亿元、教育投资完成4.8亿元、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完成 8.5亿元。 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 15.72亿元,增长9.0%。按工程用途分,商品住宅投资9.1亿元,下降16.5%;办公楼投资0.3亿元,下降25%;商业营业用房投资2.8亿元,增长3.7%。商品房施工面积279.6万平方米,增长43.6%;竣工面积81.2万平方米,增长 69.5%。商品房销售面积81.5万平方米, 增长30.6%,商品房销售额15.2亿元,增长31.0%。年末商品房空置面积36.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3.9%。 五、国内贸易、旅游和对外经济 2008年消费品市场繁荣,交易活跃,消费品零售总额快速增长。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81亿元,增长23.5%。分地域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33.43亿元,增长24.9 %;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0.38亿元,增长19.4%。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3.47亿元,增长22.7%;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9.13亿元,增长2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