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州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79亿元,增长146.3%;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08.66亿元,下降1.3%,其中,用于工业投资106.83亿元,增长1.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4.08亿元,增长64%。 2008年全州城镇施工项目共429个,比上年增加41个,其中新开工项目331个,增加50个。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2008年全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09亿元,同比增长17.6%。其中,城市24.39亿元,增长15.2%;县级5.04亿元,增长22.4%;县以下1.67亿元,增长44.2%。批发业实现零售额5.29亿元,增长62.4%;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8.39亿元,增长11.8%;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7.06亿元,增长10.4%;其它行业实现零售额0.35亿元,增长6%。 2008年全州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0.8%,物价涨势前高后低。八大类商品类别中呈现“七升一降”趋势,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22%,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2.1%;衣着类价格上涨4.3%,医药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5.9%,娱乐教育文化及服务类价格上涨12%,居住类价格上涨8.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类价格上涨5.2%,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降4%。 2008年全州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8.0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8.65%。 六、邮电和旅游 邮电通信业平稳发展。2008年邮电业务收入3.8亿元,比上年增长9.1%。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3.41万户,比上年下降1.6%。移动电话用户年31.04万户,比上年增长36.4%,计算机互联网用户2.52万户,比上年增长23%。 旅游事业迅猛发展。2008年全州共接待境内外游客155.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1.6%;实现旅游总收入2.81亿元,比上年增长26%。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全州财政增收的渠道不断拓宽,内在增长动力不断增强。2008年全地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50亿元大关,达到54.41亿元,比上年增长26.9%。其中中央级收入31.69亿元,同比增长18.2%;省级收入4.23亿元,增长26.6%;州县级收入18.49亿元,增长45.3%。全州一般预算支出累计完成37.09亿元,增长40.6%。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34亿元,增长18.6%;公共安全支出2.14亿元,增长26.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6亿元,增长46.9%;农林水事务支出4.19亿元,增长40.7%;教育支出4.63亿元,增长65.2%。 金融运行平稳,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增幅较大、贷款稳中有升,货币投放多于上年。年末全州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69.69亿元,比年初增加36.81亿元,同比增长27.7%,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0.63亿元,比年初增加15.85亿元,增长28.9%。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111.9亿元,比年初增加41.57亿元,增长51.8%。全州金融机构现金累计收入230.44亿元,现金累计支出247.25亿元,收支相抵,净投放现金16.81亿元,增长29.2%。 全年保费收入16122.5万元,同比增长14.6%。其中财产保险费收入9656.5万元,增长18.2%;寿险保费收入6466万元,增长9.5%。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0280万元,增长26.7%。其中财产险赔款6256万元,增长57.7%;寿险给付3924万元,下降3.9%。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2008年全州各类学校164所,其中中等专业技术学校2所,普通中学59所,小学校75所,幼儿园28所。全州共招收各类学生25092人,其中中专生768人,普通中学9580人,小学生7691人,幼儿园学生7053人。全州各类学校在校人数81344人,其中中专生1446人,普通中学生26508人,小学生45248人,幼儿园学生8142人。各类学校教职工人数5247人,其中专职教师4397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51%,比上年提高0.11个百分点。其中,纯牧区学龄儿童入学率98.7%,比上年提高0.08个百分点。 2008年全州共实施科技项目87项,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47项,州级38项。取得省级科技成果20项,州级科技成果4项,获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落实科技三项费用2581万元,其中国家级255万元,省级经费1776万元,州级550万元。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2008年,全州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公共图书馆8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站7个,民族博物馆2座,文物管理所3个,电影译制站1个、影剧院8个,有线电视台8座、电视台2座、电视差转台28座、卫星收转站126座,广播电台1座,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4.5%,广播人口覆盖率96%,分别比上年提高1.03和0.71个百分点。 卫生事业初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门类齐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2008年全州拥有各类卫生机构118所,其中医院17所,疾控中心9个,乡镇卫生院36所。病床数1573张,全部卫生人员255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168人。全州拥有村卫生室329个,乡村医生329人,在全省率先实现“一村一室一医”。 全年向省体校输送优秀运动员14人。成功举办了2008年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项目推介会暨盐湖城旅游文化艺术节,激情穿越柴达木汽车摩托车集结赛、海西州首届民族运动会暨全民健身大会、奥运圣火传递等大型活动。 十、人口、人民生活及其他 2008年全州总人口为56万人,常住人口44.03万人。根据公安部门户籍统计年报资料,2008年全州户籍人口38.11万人, 比上年增长1.8%,其中农业人口14.85万人,增长1.9%;男性人口19.67万人,增长1.8%;少数民族人口11.03万人,比上年增长2.6%,其中蒙古族2.61万人,比上年增长2%,藏族4.67万人,比上年增长0.9%。户籍人口出生率9.03‰,下降2.77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2.94‰,下降0.62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6.09‰,下降2.15个千分点。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2008年全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724.82元,增长21.8%。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562.36元,比上年增长34.6%,恩格尔系数44%,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22.26元,比上年增长17.1%。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0434.42元,增长16.4%,其中:食品支出3991.26元,增长23.5%;衣着支出1371.45元,增长15.7%;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678.72元,增长33.1%;医疗保健支出493.13元,下降6.2%;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支出1186.25元,增长13.1%;居住支出945.67元,增长30.4%;交通和通讯支出1265.24元,增长2.4%;杂项商品及服务支出502.7元,增长0.5%。恩格尔系数38.3%,较上年上升2.2个百分点。 职工工资水平继续增长。2008年全地区在岗职工平均货币工资45368元,比上年增长24.2%。其中州属33627元,增长2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