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9 西宁市统计局

邮电通信业增长较快。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8.60亿元,增长29.88%,其中:邮政1.18亿元,增长6%;电信27.42亿元,增长31.16%。年末电话装机设备容量101.59万门。年末市话用户70.10万户,下降8.38%,其中:住宅电话54.34万户,下降10.41%。移动电话用户108.06万户,增长2.82%。年末互联网用户15.16万户,增长34.52%,数字数据用户9482户,增长25.97%。

五、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1.31亿元,比上年增长23.69%,其中:市属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3.94亿元,增长31.91%。

固定资产投资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7.99亿元,增长50.71%;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02.28亿元,增长20.96%,其中:用于工业投资96.18亿元,增长19.18%;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11.04亿元,增长24.69%。其中:交通运输邮政业投资完成21.31亿元,增长91.12%;教育投资完成3.43亿元,增长27.80%;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完成16.77亿元,增长3.81%。

分投资类型看:国有和国有控股投资105.35亿元,增长15.38%,民间投资105.37亿元,增长31.09%;港澳台及外商投资10.59亿元,增长46.44%。

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4.72亿元,增长41.51%。商品房施工面积579.49万平方米,增长7.89%;竣工面积210.67万平方米,增长30.82%。商品房销售面积105.46万平方米,下降24.43%,商品房销售额29.17亿元,下降13.66%。商品房每平方米销售价格由上年的2421元上升到2766元,上涨14.25%,其中:住宅每平方米销售价格由上年的2313元上升到2675元,上涨15.65%。

六、贸易、物价

2008年消费品市场繁荣,交易活跃,消费品零售总额快速增长。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9.99亿元,增长22.3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市区零售额155.99亿元,增长23.39%;县及县以下零售额14亿元,增长11.44%。

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保持较快增长。批发业实现零售额33.59亿元,增长23.86%;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11.23亿元,增长22.25%;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3.18亿元,增长20.75%;其他行业实现零售额2.01亿元,增长18.3%。

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62854万美元,增长10.78%,其中:进口24502万美元,增长16.08%;出口38352万美元,增长7.63%。贸易顺差13850万美元。

物价涨势前高后低,下半年整体物价涨势趋缓。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8.2,上涨8.2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10.1,上涨10.1个百分点。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支快速增长。全年实现一般预算收入58.86亿元,增长20.1%,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3.45亿元, 增长27.3%。完成地方财政支出72.25亿元,增长45.3%,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支出67.25亿元,增长49.3%。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支

年末,西宁地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98.82亿元,比上年增长26.1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95.62亿元,增长33.16%。各项贷款余额857.34亿元,增长21.57%。西宁地区金融机构现金累计收入1394.8亿元,增长5.28%;现金支出1402.63亿元,增长5.2%。现金净投放7.83亿元。

全年保费收入10.80亿元,增长42.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35亿元,增长25.5%;人寿险保费收入6.45亿元,增长57%。全年赔款支出2.54亿元,增长32.5%,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2.23亿元,增长41.9%;人寿险赔款支出0.31亿元,下降9.8%。赔付率23.5%。

八、教育、文化、卫生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市共有普通高校8所,在校生42177人,增长11.98%;普通中学145所,在校学生116025人,下降5.05%;中等职业学校9所, 在校学生17690人,增长15.1%;小学588所,在校学生165615人,增长3.85%;特殊教育学校2所,在校学生1000人,减少8.0%;幼儿园265所,在园幼儿50077人,增长6.4%。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毛入学率103.6%。

年末,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4个;图书馆5个;博物馆6个;出版报纸26种,8859万份;杂志52种,281万册;图书656种,987万册。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市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54个,其中:县及县以上医院50个;卫生技术人员10370人,增长10.13%, 其中:医生4209人;卫生机构床位数9500张,增长10.20%;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7.9人。

九、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7.79万人,增加2.4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2.9万人, 增加3.66万人,乡村人口84.89万人,减少1.23万人。城镇化率61.02%。在常住人口中,市区人口112.21万人,增加5.04万人。人口出生率10.86‰,人口死亡率4.25‰,人口自然增长率6.61‰,计划生育率99.13%。

总人口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2008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29.10元,增长12.20%;农民人均纯收入3943.60元,增长16.07%。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民人均纯收入

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278.32元,增长8.4%,其中:食品支出3412.35元,增长16.0%;衣着支出850.29元,增长2.0%;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535.4元,增长10.3%;医疗保健支出635.53元,下降4.1%;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支出901.25元,增长1.4%;居住支出827.24元,增长22.7%;交通和通讯支出771.12元,下降2.0%;杂项商品及服务支出345.14元,下降4.4%。

社会保障进一步完善。年末,失业保险参保单位1246个,参保人数14.86万人,失业保险基金总支付8826万元;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单位3205个,参保职工35.44万人,养老保险基金累计支出12.69亿元;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单位1972个,参保人数17.89万人,医疗保险费用支出21744万元;工伤保险参保单位1594个,参保人数10.5万人,工伤保险费用支出2160万元;生育保险参保单位771个,参保人数5.78万人,生育保险费用支出370万元。

年末,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28万人。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2.4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1%。

年末,城市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贴人数7.51万人,全年累计兑现最低生活保障金13142.5万元。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贴人数8.36万人,全年累计兑现最低生活保障金4499.86万元。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统计范围为西宁市行政辖区。

3、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