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州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3年,全州各族人民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面对“非典”疫情和干旱、暴洪、地震等多种自然灾害,坚持一手抓“非典”防治和抗灾,一手抓经济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积极稳妥地推进结构调整和各项改革,实现了“在继承中创新、在稳定中突破”,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促进了全州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增长,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结构有了调整。据初步核算,2003年,全年全州实现生产总值186,53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2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70,392万元,增长7.4%;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4,053万元,增长17.7%;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72,087万元,增长8.7%。 产业结构有了调整。全州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2年的38.72:21.00:40.28调整为2003年的37.74:23.61:38.65,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0.9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提高2.6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下降1.63个百分点。 二、农业 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种植业生产因受自然灾害和退耕还林(草)播种面积减少以及种植结构调整等多重因素的作用,粮食作物产量下降;但全州农作物种植开始向效益化方向发展,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构成由2002年的68.02:23.89:8.09调整为2003年的66.20:25.57:8.23,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下降1.82个百分点,经济作物所占比重提高1.68个百分点,其他农作物所占比重提高0.14个百分点。 林业生产取得成效。2003年,全州完成造林面积9.26万亩,比上年增加0.85万亩,增长10.11%;退耕造林面积4.44万亩,比上年增加2.73万亩,增长159.65%;义务植树145.10万株,下降5.37%。 畜牧业生产保持丰年水平,畜产品产量平稳增长。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州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0.2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11%;农用拖拉机2,916台,下降2.54%;农用化肥施用量(实物量)6,227吨,增长1.42%。全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年末达到18.51万亩,增长6.56%;保证灌溉面积年末达到11.27万亩,增长0.9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工业企业效益显著提高。全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31,714万元,比上年增长12.7%。其中:州、县属工业实现增加值31,484万元,增长12.9%;国有及限额以上非国有工业实现增加值26,322万元,增长25.0%;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实现增加值21,486万元,增长32.7%。 全州独立核算国有及限额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达11,629万元,增长183.2%;亏损企业亏损额达804万元,亏损增长29.1%;企业亏损面达36.6%,上升2.5个百分点。 建筑业持续发展。全年全地区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2,339万元,增长32.8%。州、县属建筑施工企业完成建筑业增加值 3,278万元,增长1.4倍。其中:国有建筑企业完成增加值579万元,下降13.4%;集体建筑企业完成增加值2699万元,增长2.8倍。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增速较快。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95,410万元,比上年增长22.1%。其中:州、县属完成投资总额64,690万元,增长12.2%。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81,082万元,增长23.6%;更新改造投资6,824万元,增长13.9%。城乡集体个人投资4,397万元,下降30.1%。 全社会全年施工项目215个,新开工项目123个,竣工项目101个。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较好。建成了徐合路合作至上卓梁段、王达路、舟曲至两河口段、尕玛路延伸段、碌则路、卓西路已全面竣工,徐合路上卓梁至岷县段、舟迭路基本完成,江迭路、合郎路已基本完成路基工程,完成了博拉至碌曲夏河段,合作叉斗至齐吾塘、临潭牙扎坎至池沟、卓尼多坝至旗布寺等4条公路的路基工程和29条行政村农二级标准公路建设。农村电网改造与建设二期工程进展顺利,城乡电网结构明显改善。以合作市为代表的城市美化、绿化、净化程度明显提高。以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三化”草场综合治理为重点的生态建设工程全面推进。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全年完成货运量447万吨,货物周转量67,555万吨公里,增长1.13%;客运量197万人次,旅客周转量21,223万人公里,增长4.18%。 邮电通讯业发展迅速。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7,971万元,比上年增长52.76%。市话用户18,665户,减少4508户;农话用户7,723户,新增1,002户;移动电话用户41,818户,新增27,218户;其中联通用户10,600户,新增5600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1,632户,新增415户,增长34.10%。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购销稳中趋升。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344万元,比上年增长9.0%。按销售地区分,市的零售额22,563万元,增长7.1%;县的零售额30,239万元,增长10.3%;县以下的零售额16,542万元,增长9.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8,069万元,增长9.9%;餐饮业零售额14,789万元,增长1.5%;制造业和其他行业零售额则大幅上升,增幅分别达46.8%和56.3%。 市场物价基本平稳。居民消费价格和消费品价格指数分别为101.0和101.2。 七、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运行平稳,金融机构存贷款继续增加。年末全州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41,097万元,比年初增长31.79%;各项贷款余额136,638万元,比年初增长28.2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5,812万元,比年初增长35.54%。 保险业发展稳定。全年财险承保总额85,399万元,保费收入1,279万元,增长14.4%;全年支付险赔款648万元,下降13.5%。寿险承保总额139,116万元,保费收入2,543万元,下降3.38%;全年支付险赔款106万元,下降65.36%。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工作取得一定成效。2003年,全州科技培训发送科技资料7.68万份(册),举办科技大集15场次,举办各类培训班118期,培训农牧民9.7万人(次),培训村党员干部300人(次)。这些科技培训和科普宣传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农牧村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全州农林、畜牧系统承担的11个科技计划项目通过了专家技术鉴定和成果登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