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市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9 嘉峪关市统计局

金融形势保持稳定。1999年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年末余额26.5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21亿元,增长13.70%,其中企业存款余额8.45亿元,增长19.5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7.2亿元,增长11.2%,比上年末下降6.45个百分点,储蓄得到分流。各项贷款余额为44.5亿元,增长5.53%。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6428万元,增长11.66%,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2676万元。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人员结构进一步优化。1999年末全市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1324人,比上年末下降2.36%,其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422人,比上年末增长53.92%,中高级专业人员比重达39.05%。

科技经费投入继续增加,1999年,全市科技管理机构和大中型工业、建筑企业等单位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2835.6万元,增长36.99%,其中: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1188.2万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61%,比上年提高0.32个百分点。

科技事业取得新的成果,全年共列科技项目(课题)23项,共取得科技成果18项,其中工业项目5项,农业项目3项,医疗卫生项目9项,社会发展领域1项。国内领先的1项,国内先进的2项,省内领先的1项,省内先进的5项。主要科技成果有:《嘉峪关市城市信息网络工程》、《酒钢3#烧结机利用系数攻关》、《老果园更新改造》、《王氏管法分离纯化精子实施宫内人工授精治疗男性不育症》等。

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市共有普通中学9所,在校学生9457人,其中:高中2471人,初中6986人,初中入学率99.9%,高考上线率达50%。小学校30所,在校学生11236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99%。成人高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2074人。

九、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1999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2座,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有线电视传输光缆改造,节目播放达42套,在全省居领先水平。全年出版报纸227.14万份。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1999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3个,床位740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740张,卫生技术人员996人。卫生防疫站、防治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67人,妇幼卫生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48人,农村医疗点的普及进一步巩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全年共举办全市性体育竞赛活动5项8次,参加比赛的人数23000多人次;全年组织参加省级比赛6次,参加人数90人次,共获得金牌7枚,银牌3枚,铜牌9枚,其中刘小春打破省女子青少年组1500米省纪录,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

全市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学校达100%,达标率94.7%。

十、环境保护

环保事业加快发展。年末环境保护系统共有职工33人,环境监测站1个,环境监测人员21人,环境污染治理项目12项,完成治理项目投资2120万元,环境噪声达标面积14.23平方公里。

十一、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下降,1999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45‰,比上年下降0.08个千分点,年末全市总人口为14.55万人,其中,非农人口为11.57万人,平均每户家庭人口为3.18人。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由于国家提高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条保障线”水平,适当增加了行政、事业人员的工资,使城镇居民收入明显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28元,考虑价格下降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12.9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93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增长10.88%。

社会保险事业巩固提高。年末全市有36891名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11695名离退休人员参加了离退休费社会统筹。1999年,各级劳动保险机构为1185人提供了失业救济,全市三乡的农村社会保障网络得到巩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达5411人。

社会福利事业持续发展。1999年末全市福利院床位已达60张,收养38人;城镇社区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已建立起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04个;社会救济工作进一步增强,1999年全市共有138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城乡各种社会救济对象得到国家救济的已达1120人次;优抚安置工作有所加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46人,妥善安置了退伍军人的生活和就业。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均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