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甘肃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 2008年3月8日 2007年,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四抓三支撑"的总体工作思路,国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一、综合 经济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2699.20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6.42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282.22亿元,增长16.8%;第三产业增加值1030.56亿元,增长10.0%,其中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增加值166.85亿元,增长9.5%,房地产业增加值81.3亿元,增长7.1%。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省人均生产总值10335元,比上年增长11.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4.7:45.8:39.5调整为14.3:47.5:38.2,与上年相比,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提高1.7个百分点,第一、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下降0.4和1.3个百分点。 就业:年末全省就业人员为1414.76万人,比上年末增长0.96%。其中,城镇就业人员为382.73万人,增长2.96%。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4%,比上年末下降0.29个百分点。领取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9.19万人,增长24.19%。 物价: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5%,其中城市上涨5.2%,农村上涨6.3%。服务项目价格比上年上涨4.6%。其中,城市上涨5.0%,农村上涨3.8%。食品类、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居住类价格上涨是推动居民消费价格攀升的主要因素,特别是食品类在居民消费价格构成中权重较大,食品价格上涨始终是推动居民消费价格攀升的主要动力和原因。全省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上涨7.1%。 全年全省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3%,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2.8%,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1.4%。 二、农业 全年粮食总产量824.43万吨,增长2.03%。其中,夏粮总产316.75万吨,下降6.60%;秋粮总产507.68万吨,增长8.26%。 粮食种植面积为268.7万公顷,比上年增长3.39%;棉花种植面积7.93万公顷,增长4.27%;油料种植面积30.52万公顷,下降6.07%;糖料种植面积0.59万公顷,增长16.18%;蔬菜种植面积34.7万公顷,增长9.29%。 年末大牲畜存栏642.5万头,比上年增长2.1%;羊存栏1646.65万只,增长4.66%。年末牛、羊出栏分别为152.31万头和977.38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9.42%和7.59%。猪存、出栏分别为674.93万头和775.2万头,分别下降4.75%和4.24%。 全年肉类总产量92.50万吨,比上年下降0.76%,其中牛肉、羊肉分别增长9.25%和6.65%。牛奶产量34.69万吨,下降3.38%;绵羊毛产量2.24万吨,增长2.89%。全年水产品产量1.78万吨,比上年增长8.05%。 主要经济作物中,棉花、药材和甜菜增产,油料和烤烟减产。棉花产量12.94万吨,比上年增长1.50%;药材产量40.89万吨,增长10.04%;甜菜产量27.80万吨,增长46.19%。油料产量46.36万吨,比上年下降5.37%;烤烟产量0.80万吨,下降77.95%。蔬菜产量999.92万吨,增长7.07%。 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93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71万公顷,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91万平方公里。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全年全省完成工业增加值1066.74亿元,比上年增长16.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56.68亿元,比上年增长17.0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62.30亿元,增长16.9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7.57%,比上年下降0.21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中,中央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72.41亿元,比上年增长13.70%;省属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32.18亿元,增长22.26%;省以下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52.09亿元,增长16.27%。集体企业完成40.86亿元,增长11.31%;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完成23.81亿元,增长19.13%;股份制企业完成480.34亿元,增长16.80%。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19.68亿元,增长14.42%;重工业完成增加值837.0亿元,增长17.47%。 全年发电量618.85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16.35%;原煤3949.34万吨,增长3.31%;原油351.67万吨,增长5.81%;原油加工量1426.16万吨,增长8.77%。粗钢产量602.80万吨,增长10.54%;钢材597.89万吨,增长11.81%;水泥1540.21万吨,增长5.87%;十种有色金属142.76万吨,增长9.0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217.79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倍。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204.33亿元,增长1.36倍。规模以上工业中,集体企业实现利润5.80亿元,增长33.03%;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35.19亿元,增长1.19倍;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实现利润4.78亿元,增长8.56倍。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51.60亿元,比上年下降32.28%。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亏损企业亏损额50.06亿元,下降31.05%。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05.54%,比上年提高43.16个百分点。 石化、有色、电力、冶金、食品和机械等支柱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9.40%。其中,石化工业完成增加值271.0亿元,比上年增长13.11%;有色工业完成增加值225.88亿元,增长13.84%;电力工业完成增加值124.83亿元,增长20.19%;冶金工业完成增加值92.89亿元,增长30.91%。 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9.48亿元,比上年增长15.93%;实现利润7.87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倍。 建筑业: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15.48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全省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80亿元,增长10.54%。 四、固定资产投资与房地产开发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10.38亿元,比上年增长27.86%。 按城乡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77.46亿元,比上年增长27.17%;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2.92亿元,增长34.33%。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投资736.24亿元,增长15.0%。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7.49亿元,比上年增长21.95%;第二产业完成投资570.74亿元,增长36.22%,其中完成工业投资490.36亿元,增长32.6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69.23亿元,增长19.53%。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采矿业投资57.15亿元,比上年增长48.38%;制造业投资249.48亿元,增长17.35%;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183.72亿元,增长54.9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114.85亿元,下降15.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