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州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迪庆藏族自治州统计局 2008年3月 2007年,全州各族人民在州委、州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省第八次党代会、州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央关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生态立州、文化兴州、产业强州”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建设全国最好藏区之一的战略目标,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着力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经济社会取得又好又快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需求旺盛,财政增收,支出合理,金融运行平稳,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加强,实现了年初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全州呈现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宗教有序、社会和谐、民生改善的良好局面。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2007年,全州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从2002年以来连续两位数增长的良好势头,总量突破40亿元大关,增幅达19.5%,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进一步增强了我州综合经济实力。据统计年快报测算,2007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44034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9035万元,增长4.1%,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为3.4%,对全州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64960万元,增长21.4%,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为40.6%,对全州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7.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105342万元,增长17.6%,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为21.7%,对全州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4.2个百分点;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9618万元,增长28.2%,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为18.9%,对全州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3.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06345万元,增长23.4%,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为56%,对全州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全州经济的较快增长起到有力拉动作用。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更趋优化。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例,由上年的 16.3:36.88:46.82调整为15.68:37.46:46.86,结构布局更趋合理和优化。按总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1797元,比上年增加2375元,增长25.21%。 非公有制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全州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增加值为206172万元, 比上年增长22.06%,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6.82%。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是:开发发展与生态环保之间的关系须进一步协调,基础设施依然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经济发展方式需更进一步改善,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节能减排压力加大;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持续结构性上涨,稳定物价压力加大;社会保障、就业工作任务艰巨 。 二、农 业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认真落实,良种、能繁母猪、农机、农资等各种补贴如实兑现,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全州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0116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07%。其中,农业产值41643万元,增长5.88%;林业产值10856万元,增长16.66%;牧业产值27868万元,增长1.52%;渔业产值725万元,下降5.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9024万元,增长9.05%。 农作物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粮食和其他经济作物均得到增产。 主要农产品产量: 二00七年 比上年增减(±%) 粮食 133478吨 2.01 其中:稻谷 14224吨 0.13 玉米 58501吨 6.11 小麦 26302吨 -5.09 其他谷物 14694吨 -4.45 豆类 9620吨 13.82 薯类 10030吨 3.56 油料 21671百公斤 12.29 其中:油菜籽 18293百公斤 13.65 药材 35587百公斤 49.07 蔬菜类 245865百公斤 3.77 造林绿化与林业生产取得较好成绩,天然林资源保护得到进一步加强。 绿化造林及主要林产品产量: 二00七年 比上年增减(±%) 绿化造林面积 12.58万亩 136.02 义务植树 68.00万株 32.76 核桃 105763百公斤 17.41 板栗 3551百公斤 2.66 花椒 2082百公斤 -6.09 生漆 129百公斤 -0.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