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州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迪庆藏族自治州统计局 2007年2月 2006年是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州各族人民在州委、州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委七届七次全会、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以及中央关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战略目标,千方百计加快经济发展,化解制约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良好;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同时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实现生产效益双赢;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需求旺盛;交通邮电业继续较快发展;财政增收,支出合理,金融运行平稳;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城乡居民生活不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加强,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全州呈现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宗教有序、社会和谐、城乡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的良好局面。 一、综 合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初步核算,全州实现生产总值(GDP)348933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58110万元,增长4.3%,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为4.13%,对全州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21814万元,增长15.4%,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为26.94%,对全州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5.6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77303万元,增长11.3%,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为13.16%,对全州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2.6个百分点;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4511万元,增长22.6%,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为13.78%,对全州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3.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69009万元,增长30.1%,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为68.93%,对全州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13.6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例,由上年的 19.09:38.27:42.64调整为16.65:34.91:48.44,结构布局更趋合理。按总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9422元,比上年增长23.53%。 非公有制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全州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增加值为162254万元, 比上年增长20.0%,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6.50%。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仍在高位运行,能源瓶颈制约还未得到根本缓解,社会保障有待加强,就业工作压力较大,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显现。 二、农 业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全州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0764万元,按可比价计算, 比上年增长5.51%。其中,农业产值38201万元,增长5.61%;林业产值9905万元,下降3.67%;牧业产值23733万元,增长8.76%;渔业产值650万元,增长16.6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8275万元,增长6.50%。 农作物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粮食和其他经济作物均得到增产。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二00六年 比上年增减(±%) 粮食 130845吨 4.71 其中:稻谷 14206吨 2.96 玉米 55134吨 5.50 小麦 27890吨 9.05 其他谷物 15379吨 -5.61 豆类 8452吨 4.63 薯类 9685吨 10.02 油料 19299百公斤 24.83 其中:油菜籽 16095百公斤 32.62 药材 23873百公斤 77.89 蔬菜类 236941百公斤 45.50 造林绿化与林业生产取得较好成绩,天然林资源保护得到进一步加强。 绿化造林及主要林产品产量如下: 二00六年 比上年增减(±%) 绿化造林面积 5.33万亩 28.13 义务植树 51.22万株 -13.84 核桃 90081百公斤 6.53 板栗 3459百公斤 11.58 花椒 2217百公斤 4.77 生漆 130百公斤 13.04 村社木材 33618立方米 2.44 水果 68302百公斤 2.55 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州肉类总产量、禽蛋、奶类产量均得到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