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更大的成效。在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中,农林牧渔业投资3.25亿元,比上年增长23.3%;水利业投资8.24亿元,增长2.9倍;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投资34.22亿元,增长45.6%,其中邮电通讯业投资8.14亿元,增长37.0%。 全年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新增固定资产69.50亿元。建成投产项目1478个,项目建成投产率为78.8%。竣工房屋建筑面积为156.51万平方米,竣工率为69.0%。 五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定发展。全区三所普通高等学校全年本专科招生2420人,比上年增招100人;在校生6793人,比上年增长24.1%。普通高等学校函授部、夜大、成人脱产班本专科招生1135人,在校生2098人。中等专业学校11所,招生2089人,比上年少招868人;在校生6819人,比上年增长3.6%。普通高中招生5642人,比上年增招353人;在校生15366人,比上年增长26.9%。普通初中招生28181人,比上年增招7808人;在校生56344人,比上年增长30.7%。小学招生5.90万人,在校生31.20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87.2%。特殊学校招生64人,在校生138人。幼儿园在园幼儿3819人。全区职业技术教育和青壮年扫盲取得了新的成果。 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2001年末,全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47万人。其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398人,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的8219人。全区拥有研究和技术开发机构33个,科技三项经费1661万元,取得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10项。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业持续发展。全年完成货运总量212万吨,比上年增长1.3%。其中:公路货运量201万吨,增长2.6%;航空1.30万吨,与上年持平;管道10万吨,减少16.7%。客运总量31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9%。其中:航空60万人次,增长13.6%;公路259万人次,增长0.8%。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4831万元,比上年增长49.8%。其中:邮政业务总量7276万元,增长8.8%;通信业务总量57555万元,增长57.3%。发送函件926.4万件,下降31.3%;收寄包裹31万件,增长0.3%;寄送特快专递16.5万件,增长32.0%。全年新增局用交换机7.3万门,总容量已达到24.3万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14.21万门,其中住宅电话用户9.64万户;本地网无线接入电话用户7479户。全年移动电话新增用户5.6万户,年末用户达到11.28万户。因特网注册拨号用户也已达到5000户。 七国内贸易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和较大幅度增长工资等扩大内需政策的拉动,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和消费信心同时提高,区内市场商品销售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04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4.06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4.99亿元,增长12.2%。全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农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0.86亿元,比上年增长3.6%。 八对外贸易和旅游业 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和尼泊尔政治局势动荡,使我区的对外贸易受到一定影响,外贸出口和进口同时下滑。全年进出口总额9482万美元,比上年下降27.2%。其中:出口总额8244万美元,下降27.0%;进口总额1238万美元,下降27.3%。对亚洲、北美洲出口分别下降27%和36%,其中对美国和尼泊尔分别下降34%和26%。 招商引资工作进展顺利,成功举办了2001年中国西藏—尼泊尔经贸洽谈会,组团参加了日本东京和大阪等地的投资贸易洽谈会,共达成贸易和投资协议5000多万美元。全年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9家,合同利用外资296.18万美元,增长96.0%。到2001年底,全区共批准设立123家外商投资企业,合同利用外资达16361.37万美元。 国内旅游人数增长迅猛,海外旅游人数减少。2001年,全区接待国内外旅游者68.61万人,比上年增长12.8%。其中:国内旅游者55.90万人次,增长31.2%;接待海外游客12.71万人次,减少14.6%。旅游实现利润3122万元,增长6.0%。旅游创汇4638万美元,下降3.2%。 九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运行速度加快。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12.9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6.9%。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25.70亿元,增长70.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50.18亿元,增长24.0%。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6.6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7%。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33.31亿元,增长17.5%;短期贷款余额54.18亿元,增长14.5%。金融机构累计现金收入208.20亿元,累计现金支出236.29亿元,累计现金净投放28.09亿元。 保险业有了新发展。全年保费(财产险)收入7951万元,比上年增长13.4%。全年共处理各类赔案4452件,支付各类赔款3404万元,比上年增长35.2%。保险深度0.57%,保险密度30.24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较快发展。年末全区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5个,演出场次达716场,群众艺术馆和文化馆各有7个和51个。自治区展览馆、博物馆举办各种展览共4次,接待人数达7000多人。文物普查资料显示,目前全区文物点达2000多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55处,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0处。年末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36座,广播人口覆盖率81.7%;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971座,电视人口覆盖率80.1%。全年出版报纸37007千印张,各类杂志77万册,图书461万册,其中藏文图书235万册。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2001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1284个,床位6372张,其中医院4385张;卫生技术人员8820人,其中:医生5051人,护师、护士1783人。卫生防疫、防治机构82个,卫生技术人员832人。妇幼保健机构30个,卫生技术人员115人。农村乡(镇)共有卫生院703个,床位1769张,卫生技术人员1934人。农村有医疗点的村占总村数的61.5%,乡村医生和卫生人员4052人。 体育事业有所发展,全民健身活动进一步开展。2001年,全区举办各类体育活动183次,参加人数达11.01万人。在全国第九届运动会上,我区运动员获得了1银0.5铜的好成绩,运动成绩有所回升。全年我区登山运动员征服6000米以上高峰5座,登顶人数达19人次,其中:攀登8000米以上高峰一座。2001年末,全区拥有各类体育场所1142个;全年有50万人次参加了全民健身活动。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环保事业得到加强。年末全区环境保护系统单位22个,其中环境监测站3个,环境监测人员48人。年内新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1个,年末全区各类自然保护区已达18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自治区级15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40.08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3.4%。年内全区大中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率达到100%,对15家区内重点工业企业进行了限期污染治理,投资达798万元,并关闭了3条窑径在2.0米以下的机立窑水泥生产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