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9 西藏自治区统计局

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2000年末,全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47万人。全区拥有研究和技术开发机构16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566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443人。全区科技三项经费1601万元。全区取得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1项。

技术监督、气象、测绘和地震等其他服务工作继续取得进展。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业稳定发展。全年完成货运总量209.30万吨,比上年增长2.3%。其中:公路货运量196.00万吨,增长0.8%;航空1.30万吨,增长3.6倍;管道12.00万吨,增长20.0%。客运总量310.0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1%。其中:航空53.08万人次,增长23.8%;公路257.00万人次,增长0.8%。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8398万元,比上年增长47.5%。全年新增局用交换机6.26万门,总容量已达到17.02万门。全年移动电话新增用户2.94万户,年末用户达到5.72万户。因特网注册拨号用户也已达到3309户。

七、国内贸易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继续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87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0.59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2.28亿元,增长15.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9.31亿元,比上年增长9.9%;餐饮业零售额6.64亿元,增长24.1%;其他行业零售额6.92亿元,增长16.9%。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经济效益状况有所改善。全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实现商品销售收入净额10.25亿元,比上年增长9.3%;实现利润6191万元。

八、对外贸易和旅游业

外贸出口快速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达13029万美元,比上年下降21.6%。其中:出口总额11333万美元,增长31.7%;进口总额1696万美元,下降78.8%。对亚洲、北美洲出口分别增长33.7%和61.4%。

招商引资工作取得突破。积极引导企业参加“厦门投资贸易洽谈会”、成功举办了“2000年西藏自治区(香港)投资经贸洽谈会”。全年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1家,比上年增长37.5%;合同利用外资6869万美元,增长9.6倍。到2000年底,全区共批准建立115家外商投资企业,合同利用外资达16065万美元。

旅游业快速发展。2000年,全区接待国内旅游者45.8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4.8%;接待海外游客14.94万人次,增长38.1%。其中:外国游客13.61万人次,增长37.1%;港澳、台胞1.33万人次,增长45.2%。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226万美元,增长44.0%。

九、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运行基本平稳。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4.98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末增长10.0%。其中:企业存款余额73.40亿元,增长17.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40.48亿元,增长10.0%。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0.62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末增长12.8%。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23.74亿元,增长9.0%;短期贷款余额50.64亿元,增长16.4%。

保险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7010万元,比上年增长24.8%,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491万元,增长15.8%。全年支付各类赔款2533万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财产险赔款金额355万元,下降29.5%。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进一步活跃。年末全区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5个,群众艺术馆7个;文化馆55个。年末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36座,广播人口覆盖率77.7%;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470座,电视人口覆盖率76.1%。全年出版报纸4897.96万份,各类杂志56.88万册,图书473.91万册,其中藏文图书357.16万册。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2000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1237个,床位6348张,其中医院4426张;卫生技术人员8948人,其中:医生5262人,护师、护士1816人。卫生防疫、防治机构82个,卫生技术人员864人。妇幼保健机构39个,卫生技术人员404人。农村乡镇共有卫生院705个,床位1730张,卫生技术人员1885人。农村有医疗点的村占总村数的33.6%,乡村医生和卫生人员4993人。

体育事业不断发展,全民健身活动进一步开展。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环保事业得到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区环境保护系统单位21个,其中环境监测站3个,环境监测人员43人。自然保护工作取得了新的成就,羌塘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保护区,建立了日喀则群让枕状熔岩、札达土林、昂仁塔格架地热间歇喷泉群等3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年末全区各类自然保护区已达17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自治区级14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3819万公顷,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2.7%。年内全区大中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率达到80%以上,对15家区内重点工业企业进行了限期污染治理,投资达1000万元,并关闭了3条窑径在2米以下的机立窑水泥生产线。

在拉萨市建立了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并从2000年6月5日起在中央电视台发布拉萨市环境空气质量日报。在发布的210天中,空气质量优、良和轻微污染天数分别占46.2%、53.3%和0.5%。

十二、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48元,比上年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31元,增长5.8%。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居住面积达20.04平方米,农村居民平均每人居住面积23.16平方米。

社会保障事业稳步发展。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等保障制度稳步推进。2000年底,有4.27万职工参加了养老保险统筹。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推进。2000年,全区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425.64万元。全区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达2200张,收养2018人。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000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28万元。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人口数据见全区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来源:西藏自治区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