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州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迪庆藏族自治州统计局 2009年3月 2008年,全州各族人民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围绕“生态立州、文化兴州、产业强州、和谐安州”的发展思路和年初确定的各项发展目标,努力克服冰雪灾害、拉过滤萨“3.14”事过滤件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使全州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州农村经济形势良好,工业生产平稳增长,消费品市场保持活跃,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旅游业平稳发展,财政增收,金融运行平稳,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全州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宗教有序、民生不断改善的新局面。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经济总量突破50亿元。初步核算,2008年,全州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从2002年以来连续两位数增长的良好势头,生产总值在2006年突破30亿元、2007年突破40亿元基础上,再上新台阶,突破50亿元,达到55.67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8.5%,经济快速增长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得到进一步增强。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5068万元,增长6.2%,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为4.1%,对全州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28233万元,增长18.3%,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为39.9%,对全州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7.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150670万元,增长18.4%,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为26.4%,对全州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4.8个百分点;建筑业实现增加值77563万元,增长18.2%,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为13.5%,对全州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2.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63459万元,增长21.9%,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为56%,对全州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10.5个百分点。按总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4817元,比上年增加2827元,增长23.6%。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例,由上年的 13.68:40.21:46.11调整为11.69:40.99:47.32,结构布局更趋合理和优化,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提高0.78和1.21个百分点,三二一结构得到进一步巩固。 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全州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增加值为271211万元,比上年增长21.1%,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8.7%,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二、农 业 农村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高。今年以来,中央采取多种政策措施扶持农业生产,全州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及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惠农政策,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公共事业得到发展,使农业生产收益提高,农民增收,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良好。全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8971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去年增长11.8%。其中,农业产值为44661万元,增长9.2%;林业产值13485万元,增长11.4%;牧业产值29683万元,下降1.1%;渔业产值1916万元,增长1.6倍;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9226万元,增长2.2%。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6560公顷,粮食生产实现连续3年增产,成为历史最高年。农作物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油料、药材等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 主要农产品产量: 二00八年 比上年增减(±%) 粮食 139517吨 4.5 #谷物 119053吨 4.6 #稻谷 15066吨 5.9 玉米 60331吨 3.1 小麦 28181吨 7.1 豆类 10081吨 4.8 薯类 10383吨 3.5 油料 3577吨 65.1 #油菜籽 2745吨 50.1 药材 5124吨 43.9 造林绿化与林业生产取得较好成绩,天然林资源保护得到进一步加强。 绿化造林及主要林产品产量: 二00八年 比上年增减(±%) 绿化造林面积 13.45万亩 6.9 义务植树 78.5万株 15.4 核桃 10516吨 -0.6 板栗 377吨 6.2 花椒 235吨 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