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全州各族人民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省委七届四次和州委六届四次全会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团结一心,同心同德,创新谋变,扎实工作,积极落实州委、州政府提出的各项经济增长目标,努力扩大内需,积极发展对外经济,加大经济结构調整力度,尽力克服“非典”带来的负面影响,着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实现了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 一、综合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一、二、三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04年文山州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124.13亿元,按2000年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26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37.95亿元,增长17.2%。其中:工业增加值28.07亿元,增长17.5%,建筑业增加值9.88亿元,增长16.0%;第三产业增加值46.92亿元,增长17.1%。一、二、三产业结构为31.6:30.6:37.8,比上年第一产业下降0.4个百分点,二产上升1.1个百分点,三产下降0.7个百分点。全州人均生产总值3721元,比上年增长22.8%。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创造增加值55.2亿元,占全州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4.5%,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七、烟、畜、矿”四大支柱产业提供增加值36.39亿元,同比增长36.4%。支柱产业实现税收3.91亿元,同比增长35.3%,占全部财税收入的40.1%,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为70.9%。 文山州生产总值 图表 1 支柱产业中:三七产业实现总产值11.8亿元,税利2.46亿元;烤烟产业实现总产值8.31亿元,税利1.97亿元;畜牧业实现总产值23.06亿元,稅利1.57亿元;矿业实现总产值28.8亿元,税利6.05亿元。 市场物价涨幅较快。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6.7%,比上年上升6.7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增长较大,价格指数为109.5%,比上年增长9.5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6.5%,比上年上升6.5个百分点。 劳动就业工作力度加大。2004年全州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就业3538人。年末全州单位从业人员10.99万人,增长0.5%,其中:在岗职工10.7万人,增长1.8%。 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基础薄弱,自然灾害频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将面临新的考验;工业经济整体实力薄弱,制约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回落;财政预算平衡难度大;就业形势仍然严峻。 二、农业 突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业在受灾之后仍实现增收,结构调整有起色。全州粮食播种面积566.89万亩,增长0.95%。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57.6万亩,增长12.2%。全年现价农业总产值597583万元,增长10.7%。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2004年 比上年±% 粮食 105858万公斤 1.7 其中:包谷 45753万公斤 2.8 稻谷 39721万公斤 0.8 油料 3046万公斤 11.4 三七 241万公斤 16.5 辣椒 4104万公斤 32.7 烤烟 3409万公斤 35.9 甘蔗 37426万公斤 -3.6 蔬菜产量 45915.7万公斤 8.7 注:三七产量为地下头子部分 畜牧业生产全面发展。畜牧业现价总产值230648万元,增长11.0%,由于税收政策调整,畜牧业完成稅收3797万元,下降17.5%。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8.6%,已成为农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渔业:全年水产品产量542万公斤,增长7.3%。 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头数如下: 2004年 比上年±% 肉类总产 21486万公斤 11.4 其中:猪肉 17392万公斤 11.4 禽蛋产量 6071万公斤 1.7 生猪年末存栏 232.84万头 3.2 羊年末存栏 31.53万只 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