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旅客周转量(万人公里) 145887 0.7% 邮电通信业持续较快发展,服务手段和质量不断提高。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2.46亿元,比上年增长8.9%。年末全州城乡固定电话用户达到39.87万户,比上年增长21.4%;互联网用户达2.48万户,比上年增长-40.2%,移动电话用户数24.92万户,增长14.0%。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0.41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分城乡看,城市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6.1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农村消费品零售额为14.30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5.32亿元,增长15.1%,餐饮业零售额3.88亿元,增长3.8%。 物价运行基本平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4.9%。 各类价格比上年上涨幅度(%) 居民消费价格 4.9 其中:食品类 12.4 粮 食 23.4 鲜 菜 2.6 衣着类 1.6 家庭设备及用品类 1.0 医疗保健用品 5.0 交通和通讯工具类 -9.5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 1.2 居住类 6.4 服务项目类 -0.6 七、对外经济、招商引资 全州外贸进出口增长较快,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全年外贸、外资企业经营总值为16.78亿元,增长26.6%。其中出口创汇15467万美元,增长-1.0%。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可喜成绩,投资环境继续改善,各类招商活动成绩斐然。全年引进州外资金项目521项,引进州外到位资金28.18亿元,比上年增长73.8%;实际利用外资921.69万美元。 八、财政税收和金融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全州财政总收入完成18.01亿元,比上年增长22.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93亿元,比上年增长14.4%。财政支出有序安排,重点支出基本得到保障,支出结构更趋合理。财政总支出为28.57亿元,比上年增长17.3%。用于交通等基础设施以及教育的资金继续增加,基本建设支出达3207万元,教育事业费70635万元。 金融运行保持平稳。年末全州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31.94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0.2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6%;各项贷款余额为88.7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8%,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40.3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6%。全年累计货币净投放6.40亿元。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壮大。全州保险部门保费收入为2.06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为0.81亿元,增长33.1%;寿险保费收入为1.25亿元,增长9.2%。全州保险赔付金额为0.56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为0.38亿元,增长6.7%;寿险赔付金额为0.18亿元,比上年增长16.0%。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科技进步总体水平继续提高,科技人才队伍得到加强。全州共获得州科技进步奖19项,其中二等奖7项,三等奖12项。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州有各级各类学校为3050所,在校学生为107.98万人,教职工为3.80万人,其中专任教师3.32万人。 全州小学在校学生为44.93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78%。普通中学在校学生继续增加,其中普通初中在校生为20.09万人,普通高中在校生为4.13万人。 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继续扩大。普通高校在校学生达1.11万人,专任教师867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州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文化馆12个,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13个。有线电视用户28.89万户,广播覆盖率和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83.23%、87.80%。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年末全州共有卫生机构31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93个;病床床位5396张,其中医院、卫生院5180张; 卫生技术人员6499人,其中医生3309人,护师、护士1812人。全州共有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7个,卫生技术人员367人;妇幼保健院、所、站9个,卫生技术人员232人。农村乡(镇)共有卫生院234个,床位1558张,卫生技术人员2261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竞技体育取得好成绩,在国际国内重大比赛中共获金牌1枚、银牌4枚、铜牌1枚。积极贯彻《全民健身纲要》,全民健身运动人数达40.5万人。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老年体育活动丰富多彩,民族特色体育活动为经济工作搭台。 十一、环境保护 环保事业积极推进。年末全州环保系统实有人数为202人,设立了各级环境监测站7个。生态和自然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全州已建立自然保护区7个,面积达到9.57万公顷。环境污染加剧的势头得到一定控制。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21个,项目总投资419.8万元。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新成绩,城市污水与垃圾处理项目建设力度有所加大,城市空气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十二、人口、劳动就业与人民生活 2004年,全州人口出生率为15.36‰, 死亡率为6.5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80‰,年末总人口为394.2万人。 年末全州从业人员达到221.21万人,比上年增长1.1%,其中,城镇从业人员为22.99万人。第一、二、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占全州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为60.84%、9.55%、6.82%。年末登记失业人数1.0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65元,实际增长6.7%;农民人均纯收入1675元,实际增长4.6%。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5102元,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1272元。居民消费结构继续改善,食品消费继续下降,衣着类消费支出上升幅度明显提高,用于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和交通与通讯方面的费用保持大幅增长,城乡居民家庭拥有的耐用消费品继续增多。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发展。共有5.05万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年末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职工人数为16.5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为10.16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2331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人数为8.07万人。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州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76个,床位数为790张,收养人数为453人。建立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56处,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0个。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20万人。全年接受社会捐赠71.7万元。 注: (1)自2004年开始,各地市县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改称“生产总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