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2.0亿元,增长15.0%,餐饮业零售额2.6亿元,增长18.5%。 市场物价涨幅趋于平稳。2001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7%。 七、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教育体制改革力度加大,基础和素质教育取得积极进展,“两基’’工作顺利推进,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年末普通高校1所,在校学生3094人,专任教师137人,毕业生360人。中等专业学校8所,在校学生5536人,专任教师433人,毕业生1911人。普通中小学在校学生58.97万人,增长0.9%,专任教师21669人,增长6.4%,毕业生10.03万人,增长7.2%。幼儿园42所,在园幼儿3.05万人,比上年减少6.7%。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97%,比上年增加1.63个百分点。 全州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全州电视转播台280座。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3173座,比上年增加595座。有线电视系统用户达13.98万户,比上年增加0.66万户;电视覆盖人口258.75万人,比上年增加15.55万人;电视覆盖率达87.26%,比上年增加1.52个百分点。 医疗卫生事业继续发展。全州共有卫生事业机构205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790人,其中:医生2652人,护师、护士1195人。共有病床4062张,其中医院病床2328张,卫生院病床1493张。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加快,全州设置村级医疗点1672个,比上年增加2个。 体育事业继续发展,群众性体育活动进一步活跃。全州体育运动员在省内外比赛中,获国家级比赛金牌1枚、铜牌1枚。省级比赛金牌11枚,银牌8枚,铜牌6枚。共举办县以上运动会61次,参加人数有19470人。中小学有40.41万人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其中有5.70万人达到优秀级标准,占14.1%。 八、财政、金融、保险 2001年,全州实现财政总收入77338万元,比上年增长12.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5903万元,比上年增长10.1%。财政支出121368万元,比上年增长31.4%。 金融秩序正常。2001年末,全州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60.24亿元,比上年增加13.32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9.99亿元,比上年增加5.46亿元;城乡储蓄存款余额30.72亿元,比上年增加4.9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47.86亿元,比上年增加3.2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1.29亿元,比上年减少1.02亿元;中长期贷款23.37亿元,比上年增加3.26亿元。全年累计货币净投放2.08亿元,比上年多投放0.36亿元。 保险业继续发展。全年全部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0399万元,比上年增长8.9%,其中:财产保险收入4313万元,人寿保险收入6086万元。财产险赔款2069万元,人寿险赔款982万元。 九、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环保事业加快发展。年末全州环保系统实有人数为64人,设立了各级环境监测站2个。生态和自然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全州建成自然保护区23个,其中,地市级4个、县级19个。环境污染加剧的势头得到初步控制,重点环境保护项目取得积极进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新成绩,全州工业废水处理回用量4118万吨,比上年增长33.8%;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116万吨,比上年增长1.8倍;“三废”综合利用产品利润384万元,比上年增长1.4倍。 十、人口、劳动就业与人民生活 按常住人口统计口径,2001年末,全州总人口299.91万人,比上年增加3.38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提高。2001年,全州在岗职工工资总额82159万元,比上年增长31.6%。年人均工资8047元,比上年增加1673元。其中: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8302元,比上年增加1718元;城镇集体单位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6098元,比上年增加1118元。 据兴义市城镇居民住户调查,全州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5785元,比上年增加1059元。城镇居民年人均消费性支出4432元,比上年减少143元。 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124台,电冰箱88台,录放像机8台,影碟机54台,淋浴热水器32台,洗衣机98台。农民人均纯收入1407元,比上年增加43元。 劳动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年末全州在岗职工人数103508人,比上年增加4288人,增长4.3%。,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24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1%。年末全州有各级职业介绍所142个,就业训练中心9个,职业培训实体7个。全年安置失业人员7045人。劳动部门组织劳务输出7559人,其中跨省输出7172人,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29866人。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发展。城乡有1.99万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年末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职工人数为3.68万人,其中企业2.02万人,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1.6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4.86万人,比上年增长51.9%,其中企业1.66万人,事业单位3.2万人;月平均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110人,比上年增加45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为2.4万人,其中在岗职工1.89万人,退休职工0.48万人。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州社会福利院和精神病福利院共有床位346张,收养135人。建立城镇各种服务社区服务设施113个、城镇便民和利民网点208个、农村社会保障网络2个。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5.93万人。全年接受社会捐赠款54.2万元、捐赠物资衣被价值18.4万元。 (注: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总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