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其中:财产险 16631.84 64.0 人身意外伤害险 1482.04 -6.6 健康险 6434.72 寿险 9038.48 166.4 九、教育、文化和卫生 全年普通高校招生2677人,在校学生6996人,毕业生1630人。普通高中招生16294人,在校生44579人,毕业13376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57%。 表17:2008年教育事业情况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普通高校 所 2 -- 招 生 人 2677 32.8 在校生 人 6996 10.8 毕业生 人 1630 28.3 普通高中 招 生 人 16294 9.4 在校生 人 44579 2.4 毕业生 人 13376 15.6 初中学校 招 生 人 64497 9.4 在校生 人 166921 5.7 毕业生 人 47968 -9.9 初中阶段毛入学率 % 101.65 普通小学 所 945 -5.4 招 生 人 56617 -8.1 在校生 人 399948 -2.7 毕业生 人 65298 7.0 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 % 98.57 特殊教育 所 3 -- 招 生 人 189 7.4 在校生 人 1204 14.8 幼儿园在园幼儿 人 48015 -3.1 文化艺术、广播影视等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群众艺术馆及文化馆5个、公共图书馆5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89.89%,比上年提高0.28个百分点;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5.22%,比上年提高0.09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40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3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4个,妇幼保健院(所、站)3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6个,卫生监督所(中心)5个。卫生技术人员9212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960人,注册护士2603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8272张。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为212.36万人,参合率达94.2%。切实加强艾滋病等传染疾病的监测和防治工作。 十、人口、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 2008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2.7‰, 死亡率为6.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8‰。年末常住总人口(常住半年及以上)298.1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62万人。 2008年末,全市从业人员156.69万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99万人,其中,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839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 表18:2008年从业人员情况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从业人员 万人 156.69 -0.1 其中:第一产业 万人 85.49 -1.1 第二产业 万人 22.81 -0.4 第三产业 万人 48.39 2.1 就业结构:第一产业 % 54.56 0.58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 % 14.56 -0.05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 % 30.88 0.63个百分点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 % 4.2 0.5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52325人,比上年末增加5566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244809人,增加15587人。其中,参加城镇医疗保险的农民工22011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85197人,增加3184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154523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农民工65429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42424人。 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746人。全年共有7.66万城市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28.85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 社会福利和救助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拥有床位数1449张,全年收养人数为123人。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 1.05亿元,全年直接接受社会捐赠379.6万元。 十一、人民生活 城镇居民收入继续增长。2008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42.19元,扣除物价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7450.46元,比上年实际增长0.9%,其中,食品类增长5.7%,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增长25.7%,交通通讯类下降9.9%,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下降2.8%,医疗保健类下降2.2%。 城镇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钢琴等高档耐用消费品的数量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表19:2008年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年末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家用汽车 辆 4.26 不可比 钢琴 台 2.84 184.0 家用电脑 台 41.13 8.2 微波炉 台 40.43 26.3 空调器 台 7.8 11.4 移动电话 部 137.59 14.7 城镇居民家庭居住条件有所改善。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8平方米,居室内有厕所浴室的家庭比重为62.41%,使用管道煤气为燃料的家庭比重为65.96%。 农民收入继续增长。2008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736元,扣除物价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7.6%。农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209元,比上年实际下降1.8%,其中,食品支出增长2.5%,居住支出增长43.4%,交通和通讯支出增长10.3%,文化教育娱乐支出下降22.5%。 农村居民家庭拥有移动电话、洗衣机等家电产品数量有所增长。 表20:2008年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年末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洗衣机 台 56 9.8 摩托车 辆 20 5.3 彩色电视机 台 76 -12.6 热水器 台 2 -75 电话机 部 35 -23.9 移动电话 部 67 13.6 电冰箱 台 9 -18.2 农村居民家庭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人均住房面积25.37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5%,其中,钢筋混泥土结构面积6.69平方米。 十二、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2008年,全市减排工作持续推进,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继续实现“双降”,区域污染防治得到进一步加强,环境执法力度得到进一步加大,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基本完成,环保专项行动成效明显,环境质量总体向好:出境断面达到三类水质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清洁,稳定达到二类水质标准;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 安全生产得到加强,安全事故发生率明显下降。以煤矿、交通为重点,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继续加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力度加大。全年共发生各类事故391起,死亡230人。其中,煤矿发生事故77起,死亡98人;道路交通事故196起,造成69人死亡。 注: (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