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1995年(含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2)
全年专利申请3186件,专利授权2019件。组织参加国际,国内技术交易会5次,参展项目3千多项,成交金额16.85亿元。 全省有县以上政府部门属研究机构331个,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开发机构740个,高等学校研究与发展机构455个。 教育 全省普通高等学校以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为核心的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初步探索出一条“联合、合并、合作、共建”的新路子,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招收本、专科学生6.64万人,比上年增长3.25%;在校学生达20.09万万增长1.26%;毕业生6.32万人,增长39.82%,年内招收研究生2930人,减少4.53%;在校研究生8718人,增长11.28%;毕业研究生1978人,增长10.63%。 中等教育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全年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62.79万人,占高中阶段在校学生的比重达58.8%。 基础教育进一步加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工作有计划,按标准、分步骤地积极推进,制止中、小学生辍学工作取得成效。初中在校学生325.22万人,增长8.31%,辍学率为6.02%,下降1.96个百分点;小学在校学生998.87万人,增长3.88%,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由上年的97.8%提高到98.41%,小学生辍学率由上年的1.78%下降到1.38%。特殊教育、民族教育也有新的进展。在园幼儿达235.49万人。 成人教育成绩显著。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收本、专科学生7.43万人,增长3.63%;在校学生20.09万人,增长12.23%;毕业学生5.17万人,增长52.51%。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招生9.27万人;在校学生20.27万人,毕业学生4.81万人,分别增长34.95%、24.46%、37.17%,成人中学479所,在校学生5.61万人,成人初等学校9250所,在校学生80.00万人。年内参加自学大专以上的学历考试的人员达38.55万人,获大专以上毕业学历的1.88万人,全省举办成人技术培训学校4.34万个,参加培训达650.81万人次,全年脱盲人数达27.16万人。 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 全省艺术团体139个,公共图书馆166个,文化馆211个,博物馆54个,档案馆312个,其中科技文化事业单位档案馆9个,全省有广播电台63座,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33座,节目71套,均较上年有大幅度增长;广播人口覆盖率80.4%,提高5.0个百分点;电视台36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4001座,节目39套,电视人口覆盖率85.5%,均比上年有所提高,年内摄制电影故事片10部,录制广播剧29部149集,电视剧13部135集。全省地方报版126种,总印数13.96亿份,杂志出版390种,总印数6678万册;图书出版4333种,总印数26201万册。 卫生 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取得新进展。全省卫生机构18885个;床位25.07万张;卫生技术人员32.92万人;其中:医生16.23万人,护师、护士7.17万人,均比上年略有增长。 环境保护 1995年全省自然保护区已达28个,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1393个,投资额达3.29亿元。建成烟尘控制区371个,比上年增长13.8%;建成环境达标区258个,增长25.9%,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工业污染防治水平有所提高。全省工业废气处理率达74%,工业废水处理率48%,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治理率53.3%,均超过“八五”计划目标。 体育 竟技体育在调整中发展。1995年,我省运动员参加世界、亚洲、全国比赛取得好成绩,共获世界、亚洲比赛金牌7枚、银牌6枚、铜牌2枚,获全国比赛金牌30枚,银牌43枚、铜牌43枚。社会体育日趋活跃,全民健身计划实施顺利,全年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青少年达2600万人,达标率86.65%。 四、固定资产投资 1995年,全省在资金投向上,着重加大了对农业、水利、交通、能源、通信及重点原材料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投入。中央和省定的62个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21.70亿元,增长19.1%,其中:地方投资704.17亿元,增长19.2%。 全年基本建设投资344.06亿元,增长15.7%。从投资结构来看,农、林、牧、渔等第一产业投资3.79亿元,增长1.3%;工业、建筑业等第二产业投资151.39亿元,增长15.9%;第三产业投资188.88亿元,增长15.2%,其中: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投资57.24亿元,增长31.1%。66个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投资135.43亿元,占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39.4%。 全年更新改造完成投资156.82亿元,增长7.9%,其中:地方投资87.43亿元,增长1.3%。 全年通过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使主要生产能力新增:天然气开采5.02亿立方米,水泥72.76万吨,新建公路400公里,改建公路756.7公里,炼钢100万吨,化肥4.27万吨,平板玻璃177.59万重量箱,市内电话自动交换机27.5万门,有效灌溉面积13.47万亩,输电线路长度496公里。 五、物价 1995年物价涨幅明显回落,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7.0%,比上年回落6.9个百分点。其中城市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5.8%,农村商品零售物价上涨18.2%。全省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8.5%,其中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9.0%,农村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8.3%;居民生活服务费价格上涨24.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30.8%,农产品收购价格上涨7.6%,其中:粮食类上涨15.8%,经济作物类上涨7.9%,禽畜产品类上涨5.3%。 六、人口和人民生活 据全省80个县(市、区)人口抽样调查计算,1995年全省人出生率17.08‰,死亡率7.21‰,自然增长率9.87‰。 1995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3586元,比上年增长20.3%,扣除物价后实际增长1.1%。人均生活费支出3429元,增长22.2%,扣除物价后实际增长2.7%。 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1158元,比上年增加212元,增长22.4%,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收入增加44元,增长4.7%。在收入增加的同时,农民生活消费水平也有所提高,全省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93元,增加189元,增长20.9%,扣除物价后实际增加89元,增长9.8%。 全省职工人数987.6万人,城镇安置失业人员28万人。城镇私营企业从业人员23.4万人,增加5.9万人,城镇个体劳动者120.4万人,增加48.9万人。全年职工工资总额451.4亿元,增长15.1%。 城乡居民储蓄增长较快,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472.86亿元,增长45.1%。 社会保险制度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实行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继续扩大。全省参加退休费用社会统筹的城镇企业(不含由国家按行业统筹的企业,下同)达4.2万户,占应参加统筹的97%;在职职工近496.9万人,占应参加统筹的97%。参加统筹的退休职工145.9万人,占98.7%。全省有141个县(市、区)实现了工伤保险费用社会统筹,比上年增加26个县;医疗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已在4个县(市、区)开展。失业保险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全省参加失业保险的单位有3.7万户,职工560万人。生育保险已在67个县(市、区)开展,比上年增加27个县,全省有23个县(市、区)实行社会保险一体化,比上年增加12个县,年末全省农村建立社会保障网络的乡(镇)911个。社会保险基金会4602个,基金额达1.59亿元,全年开展社会救济348.43万人次,集体供养五保人数25.25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