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17 四川省统计局

中等教育。各类高级中等职业学校875所(含技工校),在校学生49.2万人,占高中阶段在校学生总数的51.9%,其中:中等专业学校210所,在校学生25.4万人。

高等教育。全省普通高校在校本(专)科学生15.2万人,比上年增加1.1万人,增长8.1%;毕业生3.7万人,年内招收研究生3106人,增长28.1%;在校研究生8014人,增长15.7%,毕业研究生1914人,减少3.0%。

成人教育。全省成人高校在校学生13.6万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31.6万人,增长14.6%;成人中学在校学生2.2万人;成人初等学校在校学生44.4万人,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在校学生546.7万人。全年参加自学考试人数46.7万人;参加各级各类岗位培训180.7万人;全年青壮年脱盲25.9万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坚持以爱国、团结、繁荣和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迎接新世纪为主题,着力繁荣民族优秀文化,实施“精品战略”。成功地举办了首届中国四川名酒文化节,四川省第三届少数民族艺术节,攀西文化列车剑南春艺术团慰问演出活动。全省文艺工作者坚持送戏下乡、下基层活动。同时广泛开展了文化艺术研讨、交流活动等,促进了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全省艺术表演团体100个,公共图书馆130个,文化馆172个,博物馆45个,档案馆214个,其中专门档案馆18个。全省有广播电台17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28座,节目67套,广播人口覆盖率88.9%,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电视台23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3224座,节目64套,电视人口覆盖率89.0%,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年内摄制电影故事片2部。全省地方报纸出版100种,总印数13.0亿份,杂志出版284种,总印数4560万册;图书出版4436种,总印数31491万册。

城乡医疗卫生事业有所发展。全省卫生机构31917个,床位19.1万张,卫生技术人员25.1万人,其中:医生8.7万人,护师、护士5.0万人,均比上年有所增长。农村卫生“三项”建设顺利进行,地方病、传染病得到有效防治,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全年新增省级卫生县城2个,新建卫生村1170个,逐步开展了城市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程,妇幼保健覆盖面扩大,服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体育事业继续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取得显著成绩。1998年,全省共有25名选手预选出线参加第十三届亚洲运动会,共夺得金牌16枚、银牌6枚、铜牌6枚;此外,我省运动员在各项全国性比赛中获冠军39人;全年《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我省的施行面达到98%,达标率提高到94%。

十一、人口与就业

据1998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全年出生人口123万人,人口出生率14.6‰,比上年低1.1个千分点;死亡人口60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人口自然增长率7.5‰,全年净增人口63万人,年末常住总人口8493万人。

年末,城镇从业人员79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万人;全部职工人数659万人,比上年减少3.3%;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119万人,增长20.2%。全年安置失业人员就业17.9万人;但城镇就业矛盾仍较突出。年末城镇失业人员30.2万人,年末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3.74%。

1998年,全省参加退休费用社会统筹的城镇企业(不含由国家按行业统筹的企业,下同)2.6万户,参加统筹的离退休职工115.6万人。年底,已有167个县(市、区)实现了工伤保险费用社会统筹;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办法已在全省开展。参加失业保险的单位有2.6万户,职工390万人。生育保险已在109个县(市、区)展开,比上年增加3个县。截至1998年底,全省有12个地(市)已全面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119个县(市、区)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对象4.8万人,年支出保障金2688.3万元;全省农村建立社会保障网络的乡(镇)1216个;城镇社区服务设施7934处,国有福利单位床位9048张,收养人数6620人。

十二、人民生活与环境保护

1998年,全部职工工资总额391.4亿元,比上年增长2.8%,职工平均工资5910元,增长5.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27元,增加364元,考虑物价下降因素,实际增长7.8%;人均消费性支出4383元,增加290元,实际增长7.3%,其中:食品消费支出1969元,占44.9%,比上年下降4.2个百分点。

1998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1790.2元,比上年增加109.5元,考虑物价下降因素,实际增长7.7%;农民人均生活费支出1440.8元,与上年持平,其中:食品消费871.8元,比重由上年的62.4%下降到60.5%。

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02.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0.4%,其中: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76.6亿元,增长20.4%;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25.5亿元,增长20.3%。

全年减少工业废水19000万吨,工业废气693亿标立方米,工业废渣900万吨,使全省工业废水处理率达到66.7%,工业废气处理率达到75.4%,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治理率达到58.5%。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435个,建成烟尘控制区28个,环境噪声达标区25个。全省实施绿色工程规模项目已竣工7项,完成投资14亿元。全省自然保护区已达59个,其中:年内新批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6个。

十三、民族自治地区

1998年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增长,民族团结和睦,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全年甘孜、阿坝、凉山自治州及马边、峨边自治县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2.1亿元,增长8.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3.6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59.1亿元,增长13.8%;第三产业增加值59.3亿元,增长8.6%。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5.0亿元,增长4.4%;粮食总产量218.9万吨,增长2.0%;油料产量1.5万吨,下降7.0%;甘蔗产量62.4万吨,增长10.4%;猪牛羊肉产量35.4万吨,增长10.1%;年末大牲畜存栏642.8万头,增长1.9%;生猪存栏434.4万头,增长2.4%;羊存栏716.3万只,增长1.7%。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量)10.5万吨,增长7.9%;农村用电量3.6亿千瓦小时,增长0.6%。

民族工业继续发展。全年民族自治地区全部工业总产值102.7亿元,增长9.6%,其中:轻工业总产值27.5亿元,增长12.1%;重工业总产值75.2亿元,增长8.6%。

全年民族自治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7亿元,增长6.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4.2亿元,增长14.1%,其中: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4.0亿元,增长13.8%;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2亿元,增长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