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17 北海市统计局

体育竞技取得好成绩,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北海市运动员在参加全国性比赛中获奖牌3枚;参加自治区比赛中夺金牌67枚、银牌74枚。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多项群众体育活动赛事,促进了群众性体育活动赛事的蓬勃开展,全年举办各级各类群众体育活动达21次,举办各类体育竞赛42次,其中省级以上赛事7次。

十一、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公用设施日趋完善。2007全年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完成投资2.17亿元。年末实有道路长度441.2公里,道路面积824万平方米。拥有公共汽车211辆,全年客运量2250万人次。拥有出租汽车660辆。全市用电量13.22亿千瓦时,增长16.32%,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3.96亿千瓦时,增长10.68%。建成区绿地率29.08%,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1.0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3.97平方米。年末实有燃气供气管道长度159.22公里。燃气普及率63.85%。供水能力达57.76万立方米/日,供水管道长度957.36公里,全年自来水供水总量8148.56万立方米,人均日生活用水量209.84升,用水普及率63.29%。

重点推进节能减排,环境质量保持良好。2007年,全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4996.11万元。饮用水水质达地下水三类水质标准。全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89.22%;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57.07%;二氧化硫排放总量4.28万吨;烟尘控制区面积为78.6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为14.48平方公里。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7.87%,空气质量全年为优良。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公安部门统计,2007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56.32万人,比上年增加4.26万人,增长2.8%,其中市辖区人口(即除合浦县以外的人口)58.15万人,增加1.23万人,增长2.16%。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7.39‰;人口死亡率3.89‰;人口自然增长率13.5‰,比上年增加0.86个千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增长。据抽样调查,200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34元,比上年增加1954元,增长18.8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379元,增长12.82%;农民人均纯收入3846元,比上年增加432元,增长12.65%;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2649.49元,增长3.14%。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8321元,比上年增长21.36%。城乡居民住房条件继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房屋使用面积41.2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4.69平方米。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继续增加,年末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空调器63.85台,家用电脑46.5台,移动电话151.44部,家用汽车12.73辆,摩托车65.94辆,微波炉46.09台,彩色电视机122.65台。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102台,摩托车82.8辆,移动电话91.28部,家用电脑11.54台。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社会福利和救助力度加大。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10万人,参加失业保险参保人数7.75万人,参加社会统筹的离退休人数4.07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1.15万人。全年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39万人,实现了应保尽保。年末全市社会福利院5个,敬老院43个,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数876张,比上年增加250张。社会救济总人数10.08万人,比上年增加3.05万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59个。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北海统计年鉴-2008》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及农业产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