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公路运输周转量19.2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2.45%,水路运输周转量27.76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5.1%,航空运输周转量5743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5.5%。 全年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804万吨,比上年增长4.42%。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7.21亿元,比上年增长21.2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5039万元,增长15.3%;电信业务总量16.71亿元,增长21.44%。年末电话总数927065户(其中移动用户(含小灵通和大灵通)632431户,固定电话294634户)。 旅游再添新景区,“海洋之窗”改造完毕并顺利通过了国家4A级景区验收,成为继银滩和海底世界之后的第三个4A级旅游区。赴越南旅游航线正式复航。全年接待过夜境外旅游者人数4.0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3.14%。其中,外国人2.58万人次,增长38.23%。国际旅游外汇收入969.3万美元,增长50.9%。全年国内游客人数471.19万人次,增长7%。国内旅游总收入23.77亿元,增长18.55%。 八、金融保险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87.28亿元,比年初增长15.75%,其中企业存款余额27.45亿元,比年初增长15.6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28.23亿元,比年初增长14.78%。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38.43亿元,比年初增长10.13%,其中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分别为73.57亿元和63.29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3.62%和18.13%;工业贷款29.6亿元,比年初下降7.3%;农业和商业贷款分别为17.93亿元和7.86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13.36%和9.09%。全年银行现金收入626.14亿元,现金支出621.57亿元,净回笼4.57亿元。 全年保费收入2.73亿元,同比增长21.42%。其中,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0.72亿元,增长47.18%;寿险业务保费收入2.01亿元,增长14.32%。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市共组织实施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4项,组织实施自治区级科技计划项目44项,组织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67项。全年专利申请148件,获得授权专利72件;有8项科技成果获得广西科技进步奖,“海水彩色珍珠培育研究”被评为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北海市首次有科技成果获得广西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在北海科技成果奖励史上实现“零”的突破。建成各类企业孵化器4个,全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30家,产品45种。全年签订各类技术合同33项,合同金额3.86亿元。从事科技活动人数1.88万人。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39万人,其中中级技术职称以上人员1.76万人。 全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4所,教师420人,在校学生7316人;成人高等教育在校学生2810人;中专10所,教师578人,在校学生1.30万人;普通中学90所,教师5633人,在校学生11.55万人;小学406所,教师7126人,在校学生15.96万人。幼儿园234所,幼儿园人数4.18万人。2006年大专以上上线考生1.01万人,上线率为86.78%,其中一本上线考生744人,二本上线考生2460人,三本上线考生2377人。我市高考成绩已连续五年名列全区前茅。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北海建设取得新成绩。年内创作的音乐、文学、美术等文艺作品达180多个(部),其中在省区级以上发表、展(演)的作品有110多个(部)。徐锡维的作品《阿芳在那边等你》、《芝麻糊》、《为了梦中的探戈》、《海也乐来,浪也笑》分别获“2006年广西小戏小品大赛”一、二等、三等奖;林海的歌曲《生命的风》、《相约厦门》、《数星星》、《阿爸打鱼回来了》等分获全国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佳作奖、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片歌提名奖、中国校园健康行动童谣征歌二等奖、第七届CCTV少儿艺术电视大赛银奖;李勇作曲的《从政路上妹送哥》获广东省客家艺术节铜奖。12月中旬,由文化厅主办的2006年广西音乐舞蹈比赛中,我市共获得了4个一等奖、7个二等奖、11个三等奖等24个奖项。 2006年,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3个,文化馆2个。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3个,博物馆1个,档案馆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38.74万册(件)。乡镇文化站28个。电影院、影剧院17个。全市广播人口覆盖率达96.9%,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6.6%。 2006年末,全市共拥有各类卫生事业机构414个(不含个体),其中医院、卫生院43个,门诊部(所)356个,妇幼保健院3个。医院、卫生院病床位3008张。各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7135人(不含个体),其中医生3566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合浦县共有60.93万名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80.1%,比上年增加24.7个百分点。卫生防疫取得较好成效。全市未发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较低水平,全市无重大传染病疫情暴发流行,无甲类传染病发生。 全年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32次,举办体育赛事18次,其中省级以上赛事7次。我市运动员在参加省级以上运动会比赛中共夺得109枚奖牌,其中金牌44枚、银牌38枚。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总人口152.06万人(户籍统计数),比上年末增加2.82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53万人,出生率为16.8‰;死亡人口0.63万人,死亡率为4.16‰;自然增长率为12.64‰。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9.67。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414元,增长7.36%,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80元,增长13.32%,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0.1%。 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68.9元,下降6.42%。其中,食品类支出1373.51元,增长0.01%;衣着类支出73.65元,下降3.9%;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支出88.79元,下降5.56%;医疗保健类支出75.67元,增长5.73%;交通和通讯类支出282.21元,增长2.3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支出238.26元,下降24.35%;居住类支出386.18元,下降21.29%;其他商品和服务类支出50.63元,增长5.09%。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7427.15元,增长15.36%。其中,食品类支出3190.87元,增长13.09%;衣着类支出352.85元,增长7.01%;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支出292.62元,下降13.96%;医疗保健类支出304.53元,增长27.56%;交通和通讯类支出1354元,增长49.6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支出812.06元,下降22.78%;居住类支出865.77元,下降4.01%;其他商品和服务类支出254.46元,增长6.04%。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53.47%,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2.96%。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38.6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45平方米,增长3.9%;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32.55平方米,比上年增加4.12平方米,增长14.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