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2010-01-16 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

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增降明显。(见表1)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99.89,比上年提高19.57点。实现销售收入956.85亿元,比上年增长11.1%;企业盈亏相抵实现利润34.91亿元,增长4.1倍。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26.22亿元,增长6.4倍;亏损企业亏损额17.29亿元,下降38.8%。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亏损企业亏损额12.56亿元,下降39.1%;大中型亏损企业亏损额9.53亿元,下降46.7%。企业亏损面41.9%,下降5.2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亏损面为48.5%,下降5.5个百分点。从行业看,全区39个工业行业中,有14个行业实现利润有不同幅度增长;有10个行业实现了减亏,其中,煤炭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净亏损额分别下降14.6%、40.8%。

建筑业生产平稳增长。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25.25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全区资质等级在四级及四级以上的建筑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7.56亿元,增长2.0%;实现利润1.1亿元;上缴税金5.17亿元,增长2.2%;全年施工单位工程16100个,比上年增加940个;施工房屋建筑面积2560万平方米,增加131.2万平方米;竣工房屋建筑面积1224.6万平方米,增加12.1万平方米。建筑业亏损企业230个,亏损面17.8%。

五、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2000年,全区抓住国家继续扩大国债投资和国内银行资金比较宽裕的有利时机,继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扩大投入规模,使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增长。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60亿元,比上年和1995年分别增长6.4%和55.9%。"九五"时期,全社会累计完成固定资投资2808亿元,比"八五"时期增加1493亿元,年均增长9.3%。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411.73亿元,增长10.4%;集体经济投资55.43亿元,下降1.7%;城乡居民个人投资162.47亿元,下降1.1%。分投资管理渠道看,基本建设投资281.81亿元,增长7.2%;更新改造投资80.21亿元,增长14.4%;房地产开发投资38.91亿元,增长18.2%。

投资结构在调整中继续得到改善。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大。在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中,农林牧渔水利业投资16.63亿元,比上年增长5.4%;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投资116.57亿元,增长12.8%。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投资7.0亿元,比上年增长17.1%;第二产业投资137.61亿元,增长12.3%;第三产业投资267.12亿元,增长9.3%。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建设建成了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了钦州港进港航道、六景至兴业高速公路、广西220千伏电网工程、防城港跨海大桥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了天生桥一级和二级水电站、宜州至柳州高速公路、南宁至吴圩高速公路、来宾火电厂B厂、防城港九号和十号泊位等19个自治区重点项目。全面启动了边境建设大会战,竣工了一批项目。

基本建设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大中型发电机组容量78万千瓦;11万伏及以上变电设备能力129万千伏安,其中,城乡电网改造18.3万千伏安;新建等级公路186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37公里;新扩建万吨级港口码头年吞吐量264万吨。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较快增长。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完成增加值160.94亿元,比上年增长13.1%。

综合运输能力明显增强。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770.6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0.4%。其中,铁路485.1亿吨公里,增长17.0%;公路209.4亿吨公里,增长3.6%;水运76.0亿吨公里,下降6.7%。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465.0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5.6%。其中,铁路114.5亿人公里,增长8.6%;公路347.9亿人公里,增长4.7%;水运2.5亿人公里,增长0.8%。沿海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767.7万吨,比上年增长15.9%。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959.5万吨,增长15.3%。

邮电通讯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按不变价计算)95.3亿元,比上年增长45.6%。年末长途光缆线路总长度达1.51万皮长公里,比上年增长2.7%。全年新增电话交换机54.4万门,总容量达到373.2万门。电话普及率达到1094部/万人,比上年增加480部。移动通讯发展迅速,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64万户,其中,当年新增88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23.17万户,比上年增加5.6倍。

七、国内贸易

市场消费稳中趋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9.16亿元,比上年增长8.6%,考虑价格下降因素,实际增长10.0%。通讯器材、建筑装璜、新兴家电等商品销售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增长领先农村。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416.33亿元,增长9.2%;农村(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442.83亿元,增长8.0%。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590.88亿元,增长12.1%;餐饮业零售额96.3亿元,增长8.8%。各类商品交易市场成交活跃,全年成交额671.53亿元,比上年增长13.8%。

生产资料市场交易逐渐回升,全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225.86亿元,比上年增长26.3%。

"九五"期间,全区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3669.5亿元,比"八五"时期增加1954.25亿元,年平均增长10.0%。

八、对外经济

2000年,我区外贸工作牢牢抓住西部大开发和中国即将加入WTO两个机遇,充分利用国际经济形势明显好转,特别是东南亚地区经济的复苏,以及国家实施提高出口退税率等政策的有利时机,继续实施以质取胜、科技兴贸和市场多元化战略,深化外经贸体制,优化外商投资、出口市场、出口经营主体、出口产品、贸易方式等五个结构,进一步加大招商工作力度,积极引导外商投资方向,使对外贸易呈现良好的恢复性增长,利用外资保持一定规模。

外贸进出口呈现恢复性增长。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0.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1%。其中,进口5.45亿美元,增长7.6%;出口14.91亿美元,增长19.6%。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9.46亿美元。在全部出口中,一般贸易出口11.82亿美元,加工贸易出口2.25亿美元,分别增长29.7%和5.3%。出口产品结构有所改善。其中,初级产品出口2.34亿美元,增长6.7%;工业制品出口12.57亿美元,增长22.3%。机电产品出口的比重大幅度提高。分地区看,对亚洲出口8.04亿美元,增长9.5%;对欧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出口分别为3.58亿美元、2.42亿美元、0.32亿美元和0.23亿美元,分别增长25.7%、55.4%、55.3%和25.8%;对非洲出口0.32亿美元,下降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