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199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3)

2010-01-16 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


各种所有制职工人数有新变化,实际工资略有增加。1994年末全区职工人数340.5万人,比上年减少4.1万人,其中,国有单位职工人数282.3万人,减少5.1万人;集体单位职工47.8万人,减少0.6万人;其他经济类型单位职工10.4万人,增加1.6万人;城镇个体劳动者43.1万人,增长17.7%。全年职工工资总额142.4亿元,比上年增长34.2%,职工平均货币工资4251元,增长32.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9%。

金融业在改革中稳步发展。1994年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907.1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6.8%,其中企业存款277.24亿元,增长35.0%,居民储蓄存款569.46亿元,增长40.0%。年末贷款余额834.0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5.2%,其中中长期贷款219.17亿元,增长16.9%。

保险业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1994年承保总金额1918亿元,比上年增长30.7%,其中财产保险额1420亿元,增长21.8%。全区共有13176户企业参加了企业财产保险,参加家庭财产保险390万户,各类人身保险1293万人次。保险公司共处理国内财产险赔案18.03万件,支付赔款6.8亿元,人身保险给付75.8万人次,给付金融2.27亿元,洪灾赔付款3.5亿元。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1994年末全区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8627张,收养5928人,城乡发放各种社会救济928.8万人次,其中发放救灾人数为520万人次,救灾款1.83亿元。

八、科学、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显著。1994年全区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登记的科技成果363项,其中属于国际先进4项;国内首创14项;国内先进175项,区内领先100项;区内先进70项;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212项;授权专利631项。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924项,成交金额达13543万元。全年全区主要重大科技成果有:蚕桑夏秋新品种“两广二号”选配及应用;禽巴氏杆菌B26-T1200弱毒菌的研究;36.00-51-58PR巨形无内胎工程机械轮胎研制;水陆两栖工程物探新方法、新技术应用研究等。

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年末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专业技术人员67.9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86万人。

教育事业继续发展。1994年共招收研究生285人,比上年增长14.9%,普通高等学校招收本、专科生19303人,减少1.1%,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25.07万人(含技工学校学生),比上年减少28.9%,年末初中在校学生156.12万人,小学在校学生631.62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8.3%和3.4%。“希望工程”取得成效,7-11周岁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8.2%,小学生巩固率达97.6%。

文化事业取得新的成绩。年末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19个,图书馆99个,文化馆96个,博物馆35个,电影放映单位3967个,共放映60.25万场,观众达1.46亿人次,生产电影故事片7部,拥有广播电视台17座,广播电台20座。全年出版报纸27047万份,各类杂志4189万册,图书2781种2.3亿册。

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年末全区医院共有病床7.74万张,比上年增加1万张,增长1.3%,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1.34万人,比上年增长2.4%,其中医生5.19万人(含中西医师),护师、护士3.48万人,比上年增加0.11万人。

体育事业再创佳绩。我区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大显身手,共获得金牌32枚,银铜牌16枚。优秀运动员莫慧兰在第十二届亚运会上一人夺得5枚金牌。全区共有3人次创亚洲纪录,5人次打破全国纪录,在国内重大比赛中,共夺得金、银、铜牌99枚。

注明:(1)公报所列数据为年报快报统计数。

(2)国内生产总值及各项增加值指标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按照国家统计局规定,从1992年起,统计公报取消总产值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