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体育事业继续发展。全市已建有35个全民健身广场,432个健身苑(点),15个镇区建有“一场(400米田径场)一池(游泳池)一馆(体育馆或综合训练馆)”,在全省甚至全国率先实现“四个100%”(即100%的镇区建有全民健身广场,100%的行政村建有健身苑,100%的社区建有健身点,100%的全民健身设施全天候免费向社会开放),形成了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大小相结合的城乡体育设施网络。 2007年,成功承办中国、澳大利亚、克罗地亚、意大利四国男子篮球邀请赛、中澳男子篮球对抗赛、全国围棋甲级联赛、2007-2008年CBA联赛广东宏远中山主场比赛、第十四届全球华人杯羽毛球大赛和第十二届环南中国海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山站)等体育赛事。全市运动健儿在30项省级以上体育竞赛中获金牌180枚、银牌110枚、铜牌102枚,分别增长33.3%、7.8%和下降0.8%。在全国田径冠军大奖赛中,有1人夺得十项全能金牌;在世界杯女子举重53公斤级比赛中,获抓举、挺举和总成绩三项冠军;在全国定向越野锦标赛中,我市代表队共夺得十一金八银一铜,并获得女子团体总冠军和男子团体亚军;在全国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上,中山毽球代表队夺得男、女子团体冠军。 十一、人民生活、社会保障与安全生产 人民生活继续提高。全市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0317元,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10693元,分别增长7.5%和15.2%。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城镇为39.2%,农村为41.7%。全年城镇(不包括农户、乡镇企业、私营单位及个体户)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7879元,增长11.7%。 社会保障事业继续发展。全市非农村参加各种社会保险共有420.29万人次,增加51.96万人次。其中,参加社会养老保险106.6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98万人,参加工伤保险100.59万人,参加生育保险6.58万人,参加医疗保险108.48万人。全市农村养老保险工作顺利推进,参保人数为43.4万人,增加8.89万人。参加城乡住院医疗保险人数为52.5万人,增加33.58万人。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全市社区服务设施数384个,其中城镇163个,农村221个。社会各项福利事业费11396万元,增长8.8%。其中,社会优抚事业费3216万元,社会救济福利事业费7970万元,自然灾害救济费210万元。全年社会困难救济人口44213人;帮助社会散居孤老残幼人口1033人,社会福利事业收养1728人,安排“四残”人员就业24人。全市共有9496户26592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其中城镇7374人。全年全市发放低保金额3520.3万元,增长18.3%。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全年共发生各类事故4388宗,死亡409人,受伤4319人,直接经济损失1598.79万元,事故宗数、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4%、10.7%和9.1%,直接经济损失上升2.6%。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34,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6.23,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10万人死亡率为1.94,分别下降22.7%、10.2%和22.4%。 十二、人口、资源与环境 全市年末常住人口为251.00万人,城镇化水平85.0%,常住人口出生率8.69‰,死亡率2.32‰,自然增长率6.37‰。公安户籍人口145.15万人,其中按居住地划分的非农人口为76.30万人。 全市积极开展生态市创建活动,启动石岐河综合整治、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等11项生态市创建重点项目工程建设。全年共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718个,总投资3.98亿元。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5.3%;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99.8%;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85.1%。 全年累计灰霾天气日数157天,增加79天;全年平均日照时数1864.3小时,增长16.8%;全年平均降雨量1568.0毫米,下降17.5%。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城市烟尘控制区面积86.79平方公里,城市环境噪声达标面积23.82平方公里,全市建成污水处理厂2个,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为80.1%。在36.7平方公里的建成区面积中,城市环境噪声达标覆盖率为64.9%。“绿化中山大地”工程成效显著,全市林要覆盖率25.2%,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39.2%,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0平方米。 年末全市水库蓄水总量3562.7万立方米,减少915.3万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48296.21万吨。其中,生活用水17878万吨,下降5.7%;工业用水23252.73万吨,增长15.3%;全市监测评价河长202公里,其中达标河长180公里,超标河长22公里;全市共监测14个水库,水质全部优良。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所有统计数据应以此后出版的《中山市统计年鉴--2008》为准。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常住人口包括离开户口所在地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不包括外出半年以上的户籍人口。 4、规模以上工业效益指标,现行制度调查时期为1-11月。 5、邮电业务总量按2000年不变价计算。 附表一: 2007年市场价格变动情况 类 别 2007年价格指数% 比上年升降幅度%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4.4 4.4 #服务项目 99.4 -0.6 #消费品 106.1 6.1 食品 111.1 11.1 烟酒及用品 102.9 2.9 衣着 101.1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