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小 学 830 34505 254849 -7.0 全年新增4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1家省级工程中心,乳源东阳光公司铝板带产品(HFF)成为我市首个中国名牌产品。年末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9家,其中省级重点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家。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46家,其中国家级企业2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84家。省级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3个,特色产业基地总产值95亿元。省级专业镇6家,专业镇总产值24.7亿元。全年取得科技成果83项,其中8项获省科技进步奖,75项获市科技进步奖。全年实施“火炬计划”1项,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中标3项;实施“星火计划”25 项,其中国家级1项。申请专利360件,专利授权344 件,其中发明授权24件。 九 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各类专业艺术团体10个,文化站106个,文化广场12个,公共图书馆9个,博物馆9个,剧场、影剧院11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72万册。卫星地面接收站点433个,微波线路总长270公里,广播电视微波站10座,电视发射台9座,广播调频发射台8座,99个镇、828个行政村实现广播电视光纤联网,有线电视用户41万户,广播覆盖率96.8%,电视覆盖率96.9%,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6.9%。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69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79个,床位9728张;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个;妇幼保健院(站、所)9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145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830人、注册护士4418人。乡镇卫生院115个,床位1587张,卫生技术人员2120人,乡村医疗点1402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稳步推进,参加合作医疗186.98万人,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95.9%。农村自来水普及率63.01%,农村居民卫生户厕普及率76.03 %。碘盐覆盖率99.31%,食品卫生监测合格率98.25%。全年无偿献血2.64万人次。 在澳大利亚举行的世界青年体操锦标赛上,我市运动员获男子自由体操、吊环金牌,男子双杠、团体银牌,男子个人全能铜牌;在捷克举行的世界青年男子举重锦标赛上,获62公斤级抓举金牌,挺举和总成绩银牌;在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获4金11银;在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获2金、2银;在省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上,获2金、2银。举办市第三届社区体育运动会、“汇展华城杯”元旦环市跑、“市长杯”篮球联赛、“韶钢杯”韶关国际龙舟邀请赛等活动。完成南雄市、乐昌市、浈江区共80个村委会“农民健身工程”建设,有633个行政村完成篮球场地的铺设工作。全年销售体育彩票6800多万元,体育收益金630多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6%和27.3%。 十 人民生活、社会保障与安全生产 据居民家庭抽样调查,韶关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45元,比上年增长12.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9837元,增长9.1%;居民家庭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为36.8%。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3047元,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4306元,增长8.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7%,是改革开放以来增收额最多的一年。 全年城乡竣工住宅面积270.0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4.3%。其中:农村竣工住宅面积160.45万平方米;城镇竣工住宅面积109.59 万平方米。新建城镇廉租房和经济适用住房17.8万平方米,城镇人均住房面积30.82平方米。解决了69个无电村的用电问题,帮助1.37万户农户完成住房改造,60%的农户住上楼房或红砖瓦房,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19.4平方米。 落实养老保险新政策,筹集2.4亿元完成养老保险上调目标,每月人均上调240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水平提高,全年新增低保对象8843人,低保和五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在全省率先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参保32.79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39.7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24.25万人,参加工伤保险20.35万人,参加生育保险12.98万人。年末享受社会养老待遇的离退休人员8.25万人,比上年增长4.7%。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全年征缴9.09亿元,增长20.5%;医疗保险基金全年征缴5.14亿元,增长28.1%。 年末拥有社会福利机构128所(敬老院117所,社会福利院11所),床位3643张,在院人数2263人。所有乡镇全部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0.15万人,其中城镇2.62万人。全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资金7685 万元,发放救灾资金1968万元,救济物资折款100万元,累计救济12.33万人次。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1566万元,筹集社会福利基金2663万元。 全年共发生工矿商贸企业、交通和火灾事故616起,比上年增加16.5%,死亡281人、直接经济损失1293万元,分别减少16.4%、和0.2%。其中:道路交通事故484起、增加9%,死亡264人、减少12.9%,直接经济损失786万元、增加15.2%;工矿商贸企业事故17起、死亡17人,分别减少37%和43.3%,直接经济损失368万元、减少28.5%。亿元地区生产总值(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58人,下降31%。 十一 人口、资源与环境 年末户籍人口321.19万人,增加0.8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5.87万人,农业人口195.32万人。全年出生人口3.48万人,人口出生率11.48‰;死亡人口2.10万人,死亡率4.71‰;人口自然增长率6.77‰。年末常住人口294.88万人,增加1.94 万人。 据国土部门统计,全市土地面积1838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36万亩,园地29万亩,林地2082万亩,牧草地4万亩。 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中:煤13115万吨,铁矿石3924万吨,铜64万吨,铅161万吨,锌336万吨,钨18万吨,锑7万吨。 全年平均降雨量1391毫米,年平均气温20.6℃,年日照时数1666小时,年末大中型水库蓄水量10.22亿立方米。 年末林业用地面积148.2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9.8%,林木绿化率72.5%,活立木总蓄积量7628万立方米。 建立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15个,其中国家级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30.63万公顷。韶关市区新建绿地374.9公顷,建成区绿地率35.61%,绿化覆盖率38.2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78平方米,均达到省园林城市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