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继续升温。2002年,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58.52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城乡市场零售额增幅均在两位数以上,城市消费品零售额96.07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农村消费品零售额62.45亿元,比上年增长10.6%。 公有经济增幅快于非公有经济。2002年,全市公有制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5.77亿元,比上年增长12.1%,非公有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32.75亿元,比上年增长10.9%,非公有制经济比重略有下降。 限额以上贸易企业经营效益欠佳。全市42家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净额34.21亿元,比上年增长9.9%,毛利率8.8%,费用率4.5%,实现利润总额3500万元,比上年下降22%,主要是由于零售企业效益严重下滑,总体表现为亏损。 市场物价稳定。近年来,我市市场物价保持持续走低的态势,2002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0,但各类商品价格指数有升有降,其中城市上涨1.1%,农村下降1.0%。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98.2,原材料、燃料、动力受原油上涨因素影响,购进价格指数上涨2%。房地产价格综合指数为101.3,其中商品房销售价格指数上涨1.3%。 六、对外贸易和旅游业 对外贸易形势看好。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2.4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5%,其中出口总额1.46亿美元,增长31.7%,进口总额0.97亿美元,增长50.3%,贸易顺差为0.49亿美元。 利用外资和对外劳务取得长足发展。2002年,全市新批准外资企业26个,目前全市已有外资企业61家。全年实际利用外资913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3.6%。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额1.0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9%,实际完成营业额0.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0.0%。 旅游业发展良好。2002年,受“五一”、“十一”长假拉动,全市共接待国内旅游者613万人次,比去年增长11.4%,接待入境旅游者6.91万人次,增长4.7%。旅游总产出18.60亿元,比去年增长15.4%。旅游创汇3212万美元,比去年增长4.7%。 七、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发展平稳。2002年全市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完成增加值49.9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67.3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3.4%,其中铁路完成38.10亿吨公里,增长15.0%,公路23.57亿吨公里,增长10.0%,水运6.08亿吨公里,增长16.0%。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42.73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9.2%,其中铁路完成8.94亿人公里,增长2.1%,公路33.43亿人公里,增长24.7%,水运0.36亿人公里,增长18.8%。 邮电事业发展迅速。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3.92亿元,比上年增长31.3%,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2.44亿元,增长34.6%,邮政业务总量1.48亿元,增长7.8%。年末本地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8700万门,比上年增长2.5%,固定电话用户达到70.3万户,增长10.8%,其中城市电话用户40.2万户,乡村电话用户30.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49.3万户,其中本年移动电话新增用户19.2万户。年末互联网用户达1.1万户。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6.02亿元,比上年增长23.2%,创近五年增幅新高,其中地方固定收入完成17.28亿元,比上年增长25.6%,“上划两税”8.74亿元,增长18.7%。 财政支出加大。全年财政支出31.46亿元,比上年增长26.8%,支出高于收入8.44亿元,增幅高3.6个百分点。在市本级财政预算支出中,主要对重点建设项目的投资增加,其中基本建设支出增长59.8%,企业技改资金支出增长2.2倍。 金融形势稳定。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44.52亿元,比年初增加36.57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53.33亿元,比年初增加6.04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73.77亿元,比年初增加23.57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22.62亿元,比年初增加15.8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168.05亿元,增加15.55亿元,中长期贷款39.13亿元,增加3.47亿元。存款余额大于贷款余额近22亿元,比上年同向差距扩大16亿元。 证券市场日趋完善。全市年末拥有上市公司4家,股票市价总值85.35亿元。证券营业部4处,证券交易开户9.2万户,深沪两市AB股证券交易额64.50亿元。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年保险系统保费收入6.40亿元,比上年增长50.1%,其中财险保费收入1.40亿元,人寿险保费收入4.20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0.71亿元。赔款和给付额0.80亿元,比上年增长30.0%。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改革力度大,招生规模扩大。2002年,我市教育体制改革与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取得了新突破,共撤并227所小学,全市拥有普通高校1所,年内招生3859人,其中本科生3058人,在校学生1.18万人,其中本科生8714人;普通高中31所,比上年增加2所,招生人数近3万人,比上年扩大4200人,在校生总人数7.54万人,比上年增加1.34万人。 九年义务教育得到巩固提高。全市普通初中学校318所,比上年增加6所,招生人数达11.84万人,比上年扩招7300人,共有在校生31.49万人,比上年增加2.84万人。小学毕业升入初中的升学率达到99.2%,普通小学在校生44.97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8%。适龄少年初中辍学率在4%以下,小学学生辍学率在0.2%以下。 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取得新成果。2002年,全市科技工作发展环境良好,科技管理工作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稳步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步伐加快。2002年,共有高新技术企业57家,比去年新增13家,完成高新技术产值74.50亿元,比上年增长8.0%。完成技术市场交易额1.51亿元,各类科研机构,组织实施省级以上科技项目51项,争取专项科技经费5913万元,取得科技成果39项,申请专利270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继续发展。2002年末,全市共有文艺表演团体7个,电影院、影剧院8个,文化馆10个,公共图书馆(站)7个,藏书约68万册。拥有广播电台6个,制作广播节目8371小时。电视台6座,制作电视节目3849小时,有线电视总户数达19.25万户,入户率达13%。有线电视总长度达89.2万公里,广播覆盖率95.4%,电视覆盖率达95.6%。全市出版发行《岳阳晚报》5万份,《洞庭之声》报期刊量7万份、《长江信息报》年发行约3万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