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新型工业化为主线,以民营化为取向,着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推进各项改革,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负重奋进,开拓创新,以招商引资为中心,国民经济呈现出增长速度快、经济效益好,物价水平平稳的态势,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资源环境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十一五”时期的开门红。 一、综合 2006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2.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9.52亿元,增长1.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5.2亿元,增长17.9%;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7.58亿元,增长13.9%。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26.7:35.1:38.2调整到24.1:37.0:38.9,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在第三产业中,房地产业增长24.3%,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长20.1%,金融业增长11.5%,其他服务业增长11.7%。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3.1,涨幅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分类别看,食品类价格上涨7.0%,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1%,交通和通信上涨8.8%,居住类上涨4.4%,衣着类下降2.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3.2%。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3%,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7.2%。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为66.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为13.0万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41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仍很脆弱,农民增收空间有限,工业总量偏小,还没有形成产业集群和产业链,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总量小,财政仍然较困难。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5%。粮食种植面积101750公顷,比上年增加6930公顷;棉花种植面积为38838公顷,比上年增加1529公顷;油料种植面积为51916公顷,比上年减少10880公顷。粮食总产量为49.71万吨,比上年增产2.43万吨,增长5.1%;棉花总产量为5.32万吨,比上年增产1万吨,增长23.2%;油料产量为8.75万吨,比上年减产2.1万吨,下降19.6%(主要农产品产量见表1)。 全市造林面积为622公顷,比上年减少71公顷,肉类总产量为5.8万吨,比上年下降17.8%,畜牧业近几年首次出现滑坡;水产品产量达到9.08万吨,比上年增长6.9%,再创历史新高。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8.1亿元,比上年增长25.02%。工业产销衔接较好,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产值80.5亿元,比上年增长29.5%,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6.68%,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57.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5亿元,比上年增长24.1%。 建筑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年资质以内建筑业完成总产值7.13亿元,比上年增长28.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4.58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6.42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81亿元,比上年增长28.4%,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1.25亿元,比上年增长46.8%。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2.45亿元,比上年增长65.0%。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经济投资11.94亿元,比上年增长1.27%;集体经济投资0.13亿元,比上年下降69.3%;城乡个体私营经济投资8.68亿元,比上年下降34.99%。其他经济投资30.06亿元,比上年增长33.6%。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69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为29.83亿元,增长14.5%;市以下消费品零售额为46.86亿元,增长15.0%。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贸易额为52.98亿元,增长13.29%;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为11.95亿元,增长11.9%;其他行业零售额为11.76亿元,增长25.7%。 六、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额534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4.4%,其中,出口478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4.1%,进口56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5倍。新批外商投资项目3个。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为2053万美元,比上年增54%,其中,直接利用外资185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9.0%。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27713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4.99%;完成旅客周转量74229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3.0%。 邮电通信业完成邮电业务总收入2.79亿元,比上年增长14.4%。本地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9.17万户,新增0.4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5万户。全市电话普及率为31.6部/百人。 全年国内旅游人数30.96万人,比上年增长18.8%;国内旅游收入1.6亿元,增长28.8%。天门入境旅游人数为846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汇入34.08万美元,增长32.2%。 八、财政、金融 地域财政总收入为5.35亿元,比上年增长34.0%,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7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全年财政支出为8.11亿元,比上年增长30.4%。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04.33亿元,比年初增加16.4亿元,增长18.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87.08亿元,比年初增加11.63亿元,增长15.4%。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41.7亿元,比年初增加4.06亿元,增长10.8%。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为36.16亿元,比年初增加2.45亿元,增长7.3%;中长期贷款5.26亿元,比年初增加1.48亿元,增长39.0%。 九、教育、科技和卫生 全市年末拥有中小学288所,其中,普通高级中学16所,初级中学4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完全中学1所,小学224所。全市普通高中招生1.42万人,在校生4.51万人,毕业生1.23万人;普通初中招生2.51万人,在校生8.21万人,毕业生2.8万人;小学在校生8.12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04万人。 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取得新的成果。地方政府科技拨款791万元,比上年增长14.6%,全市取得市级以上奖励的科技成果135项,全市专利申请数76件,技术市场成交金额1380万元。 年末全市共有公共卫生机构13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1所,卫生技术人员3059人,病床床位2500张。卫生防疫、防治机构4个,卫生技术人员254人。 十、人口与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出生人口1.36万人,死亡人口为0.8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95‰。年末全市总人口为162.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58.36万人,占36%;农村人口为103.74万人,占64%,男性人口为85.3万人,占总人口的52.62%;女性人口为76.8万人,占总人口的47.38%。0—14岁人口为39.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4.6%;15—64岁人口比重为69.3%;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9.9万人,比重为6.1%。全市常住人口为139.5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