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15 恩施州统计局

在全国民运会上,我州运动员夺得金、银、铜牌各1枚,实现了湖北省在全国民运会上金牌零的突破。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生态破坏和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环境质量大幅度改善,生态恢复良好。全州各县市均设立有环境监测站和监理站。环境行政管理与执法人员61人。监测人员76人。通过近年来的综合整治,全州各城区环境质量大幅度的改善和提高,恩施城区大气环境质量从过去轻度污染的三级已上升到空气良好的二级,而且有6个月时间能达到优良状态的一级。全州水质状况较好,全州九大水系达到国家规定的二类水质标准,五条河流达到一类水质标准。

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全州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度减少,“九五”期末与“八五”期末比较,废水排放总量减少1241万吨,减幅23.7%,工业废水减少2068万吨,减幅57.3%,工业气排放减少18.35亿标立方米,减幅36%,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3887吨,减幅32.4%。

九五期间全州共投入污染治理资金6500万元。

全州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在全民环保意识、环保工作、环保资金及人力的投入等方面均有待进一步加强。

十二、人民生活

劳动就业工作有所加强。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达206.42万人,比上年增加9.03万人,增长4.6%。其中,单位在岗职工16.61万人,比上年下降5.5%。个体私营经济呈良好发展态势,从业人员达32.88万人,比上年增长44.7%,个体私营经济开始成为支撑我州国民经济较快发展的最活跃因素和新的财源增长点。再就业工程有一定进展,通过各种途径使五千多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由于狠抓了“三条保障线”的落实,适当增加了行政、事业人员的工资,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据恩施市城镇居民住户调查资料统计,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79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560万元,比上年增长6.3%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数2505张,社会救济人数17.84万人,非职工享受社会保障人口4.52万人,享受救济困难户16.25万人次。农村社会保障网络覆盖面9.52%,比上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

注: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总产值绝对数一律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