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15 恩施州统计局

1999年,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全州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省和州委、州政府的总体部署,以“三讲”教育为动力,坚持“三讲”教育与经济工作两手抓、两促进,团结拼搏,克难奋进,全州经济持续稳步增长,综合实力得到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综合

一年来全州经济平稳增长。全州国内生产总值111.1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5%,增幅分别比全国、全省高3.4和2.2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9.88亿元,增长7.2%;第二产业增加值30.17亿元,增长13.6%;第三产业增加值31.08亿元,增长11.7%。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46.3:26.1:27.6变化为44.9:27.1:28.0,二、三产业比重呈上升态势,提高了1.4个百分点。全州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925元,比上年增长10.0%。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欠佳,国有企业扭亏任务艰巨,财政增收难度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二、农业

州委、州政府始终坚持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和小城镇建设三大战略扭在一起抓,以市场为导向,加快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全州狠抓了特种蔬菜、魔芋、草本中药材等高效经济作物的发展和瘦肉型猪以及山羊、菜牛为主的草食牲畜的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粮经产值比重由上年的5.4:4.6变化为5.1:4.9。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732403万元,比上年增长8.7%。其中,农业产值453284万元,比上年增长10.5%。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98783万元,增长7.2%。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最高纪录,达到170.69万吨,增长3.5%;油料产量9.47万吨,增长2.2%;烟叶产量9.61万吨,增长25.6%;茶叶、蔬菜、水果总产量分别达到1.59万吨、72.79万吨和7.36万吨,增长7.9%、7.1%、9.6%。

林业生产继续发展,造林与山地开发相结合,取得一定成绩。全年林业产值30726万元,完成造林面积33280公顷,迹地更新面积705公顷,幼林抚育作业面积12077公顷,成林抚育面积16077公顷。主要林产品产量是:松脂754吨,核桃504吨,板粟892吨,香菇90吨,白果94吨。

畜牧业作为我州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保持了较快发展势头。全年畜牧业产值246059万元,比去年增长8.5%,山羊基地、菜牛基地、乳猪基地、生猪基地等稳步发展,为农民脱贫、财政增收作出了重大贡献。主要畜产品产量及牲畜存、出栏数增加。全州肉类总产量为27.69万吨,比上年增长14.1%;禽蛋产量1.75万吨,增长13.8%。大牲畜、牲猪和家禽出栏分别为3.93万头、300万头和437.16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22.8%、11.5%和35.9%。

渔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渔业产值2334万元,比上年增长12.5%;水产品产量4116吨,增长12.6%。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7.4万千瓦,增长13.4%。拥有大中型拖拉机2364台,小型拖拉机2644台,农用载重汽车854辆,农用运输车2974辆。农用化肥施用量15.36万吨(折纯量),农村用电量11085万千瓦小时,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2243吨,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8.11千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州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增强了对“工业富州”战略方针的认识和理解,高度重视对工业生产的领导,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狠抓工业结构调整,使工业生产稳定增长,经济效益逐步回升。全口径工业增加值25.30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全部工业总产值为743256万元,按不变价计算532514万元,比上年增长17.4%。其中,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下同)总产值414330万元,增长22.6%。国有工业产值340637万元,增长17.2%;集体工业150688万元,下降17.3%,个体私营工业企业产值180677万元,增长88.9%。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总产值505286万元,增长21.9%;重工业总产值237970万元,增长7.2%。工业产品结构进一步调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

产销衔接状况较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8.26%,基本与上年持平。

工业经济效益有所好转。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76680万元,增长22.3%;实现利税总额67532万元,增长21.3%;亏损企业亏损额6530万元,下降21.0%。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00.34。六项效益指标分别是:工业总资产贡献率13.29%,资产保值增值率108.63%,资产负债率75.74%,流动资产周转次数1.56次,成本费用利润率1.63%,全员劳动生产率38208元/人。

国有工业企业扭亏增盈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2676万元,与上年相比,扭亏6550万元;亏损企业亏损额3497万元,比上年下降51.7%。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4.87亿元,增长19.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州紧紧抓住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及继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机遇,把增加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加大项目申报力度,狠抓资金的争取工作,促进了固定资产投资的稳定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264497万元,增长19.9%。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经济投资额136773万元,增长22.6%;集体经济投资完成额15712万元,下降4.1%;城乡居民个人投资完成额67093万元,增长32.7%。按投资管理渠道划分,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148652万元,增长29.2%;更新改造投资25383万元,下降了14.5%;房地产开发投资3203万元,下降26.7%。全州基建施工项目511个,其中新开工377个;更新改造项目59个,新开工47个。本年投产的基建项目389个,更新改造项目44个。

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农林牧渔业、电力及自来水生产供应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资得到加强,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全州11个重点在建项目当年完成投资39623万元,占全州国有基建投资122724万元的32.3%。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建设进度加快,公路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干线公路主要路段和部分乡村公路得到维修和整治,318国道改造扩建工程取得较大进展,运输综合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货物周转量达56939万吨公里,旅客周转量达104518万人公里。

邮电通信业持续、快速发展,通信能力不断增强。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10296万元,增长17.4%。已通电话的行政村达1267个。本地电话年末用户达到113700户,当年新增15648户。其中,市话77117户,新增8905户;农话36583户,新增6743户。全州固定电话普及率3.1部/百人,其中市话普及率13.8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24165户,当年新增13734户。多媒体用户达到1099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