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年新增主要生产能力:天然原油开采23。55万吨,变电设备能力(11万伏及以上)703。3万千伏安,新建高速公路98。11公里,日污水处理能力13万吨。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8。61亿元,比上年增长23。0%。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80。28亿元,增长25。8%;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388。43亿元,增长21。9%。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470。05亿元,增长21。8%;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87。66亿元,增长29。6%;其他行业零售额10。89亿元,增长28。6%。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销售额中,日用品类比上年增长55。2%,粮食类增长153。6%,家用电器类增长30。5%,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6。5%,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增长79。4%,金属材料类增长15。7%,汽车类增长2。8%,种子饲料类增长53。9%,棉麻类增长19。7%。分产品销售量看,摩托车销售9。14万辆,增长63。1%;移动电话机销售7。07万部,增长43。1%;服装1594。98万件,增长26。3%;鞋890。53万双,增长38。8%;粮食68。36万吨,增长389。6%;食用植物油5841吨,增长21。6%;汽油25。77万吨,增长26。8%。 六、对外经济 全年对外贸易实现进出口总值8。7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7。5%,其中:出口总值6。93亿美元,增长38。9%;进口总值1。84亿美元,增长92。0%。在出口总值中,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分别出口2。28亿美元和0。80亿美元,合计占到全市的44。6%。全市进出口企业总数达到1675家,其中有进出口实绩企业138家,出口超千万美元企业17家,进口超千万美元企业4家,38家企业成为省、市进出口重点企业。出口国家(地区)达到125个;进口来源地国家(地区)达到47个。主要出口国家(地区)前五位分别为:欧盟、东盟、俄罗斯、香港、美国,主要进口国家(地区)前五位分别为:印度、欧盟、日本、美国、香港。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7个。合同利用外资金额2333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8。8%。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1635万美元,增长38。2%。引进省外资金131。51亿元,增长26。6%。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98。11公里,年末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53公里。全年完成客运量11554。42万人、货运量9861。04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5。0%和11。6%;完成旅客周转量71。99亿人公里、货物周转量75。27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25。3%和27。7%。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21。17万辆,增长77。6%。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30。59亿元,其中:邮政业务3。90亿元,电信业务26。69亿元。本年新增移动电话用户25。22万户,互联网用户6。3万户。年末本地移动电话用户249。88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25。15万户,固定电话用户115。6万户。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76。7万门,电话普及率33。5部/百人。 全年共接待境内外游客108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3%。旅游总收入56。10亿元,增长24。4%。本年新创建4A级景区1家(宝天曼峡谷漂流)、3A级景区1家(花洲书院)。年末共有A级旅游景区22处,其中,4A级以上景区5处。星级酒店38个,旅行社83家。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921。1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87。44亿元,增长18。8%。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50。9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4%,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62。33亿元,增长8。1%;中长期贷款余额166。55亿元,增长23。2%。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3109。70亿元,现金支出3088。90亿元,收支相抵现金净回笼20。80亿元。 年末A股上市公司2家,上市公司市值17。65亿元,其中利达光电股票市值9。42亿元,新野纺织股票市值8。23亿元。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37。14亿元,比上年增长96。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70亿元,增长84。9%;人身险保费收入31。45亿元,增长99。0%。全年赔款及给付10。95亿元,比上年增长35。8%,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3。33亿元,增长106。6%;人身险赔付7。62亿元,增长18。2%。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拥有普通高等学校4所,专任教师0。30万人,当年招生1。88万人,在校生5。24万人,毕业生1。28万人。成人高校1所,当年招生0。45万人,在校生1。24万人毕业生0。38万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00所,专任教师0。46万人,当年招生3。82万人,在校生11。65万人,毕业生3。80万人。普通高中86所,专任教师0。92万人,当年招生5。33万人,在校生16。98万人,毕业生6。35万人。初中学校450所,专任教师2。72万人,当年招生13。71万人,在校生40。27万人,毕业生15。85万人。普通小学3786所,专任教师4。93万人当年招生19。97万人,在校生99。03万人,毕业生13。75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8。05万人。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人数为1。75万人入学率达99。9%。农村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分别为99。7%、97。3%,青壮年非文盲率达99。9%。全年累计发放“两免一补”资金5。70亿元,资助困难学生201万人次。 全年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支出8。23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年末拥有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126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37万人;共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7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家,省重点实验室1个。全年共取得省级科技进步奖16项。申请专利1049件,授权专利511件;签订技术合同140份,成交金额4080万元。 年末共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13个,其中,国家检测中心1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2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24万台件。制定、修订地方标准27项,其中新建标准5项。完成产品认证的企业达到300个。年末共有5种产品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称号;2种产品拥有“国家免检产品”称号;5种产品拥有“中国名牌产品”称号;33种产品拥有“河南名牌产品”称号。全市共有天气雷达观测站点3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点2个。地震台站1个,地震遥测台网3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