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4 周口市统计局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增加,金融形势稳定。2004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52992万元,同比增长23.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35432万元,同比增长17.8%。2004年增值税收入11703万元,同比下降4.9%,营业税收入27657万元,同比增长17.6%,企业所得税收入3725万元,同比下降27.9%,农业税收入35319万元,同比增长17.8%,基金收入17560万元,同比增长10.1%,全市地方财政支出452553万元,同比增长23.3%,其中一般预算支出419350万元,同比增长19.4%,基金支出33203万元,同比增长110.9%。

金融机构存贷款继续增长。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69.8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34%。其中,企事业单位存款余额38.56亿元,增长3.6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16.55亿元,增长12.1%。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66.97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98.5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62亿元。基本建设贷款余额32.9亿元。

保险事业健康发展。全年保费收入152950万元,比上年增长3.15倍。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08595万元,增长13.6倍;人寿险保费收入44355万元,增长10%。全年赔付额与给付7625万元。其中,财产险赔付额6071.4元,人寿险赔付额1554万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市普通高等教育招生4159人,在校生11528人,毕业生2447人。全市成人高等教育招生2250人,在校生651790人,毕业生770069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33602人,在校生73978人,毕业生22237万人。全市普通高中招生57714人,在校生158647人,毕业生47178人。全市初中招生236475人,在校生660333人,毕业生224002人。普通小学招生235251人,在校生1483653人,毕业生242109人。特殊教育招生716人,在校生3576人,毕业生425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99171人。全年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共培训结业768178人次。扫除青壮年文盲25270人。

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2004年末,全市拥有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13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273人。全年科学研究与试验经费支出948万元。全年共取得省级科技进步奖6项,其中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市级科技进步奖97项。授权专利138件,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13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2500万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2004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1个,文化馆10个,公共图书馆10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教育馆2个,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10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7.15%。电视台9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7.16%,有线电视用户11.7万户。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280个,诊所736个,医院床位12484张,卫生技术人员26842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8945人,注册护士4618人。全市共有县以上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2个,卫生技术人员1648人。妇幼卫生机构11个,卫生技术人员1075人。县乡村三级卫生院服务网络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村乡(镇)共有卫生院181个,中心卫生院44个,床位5467张,卫生技术人员8591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达7373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在国内外的各项比赛中,我市运动员省级以上奖牌31枚,其中金牌13枚,银牌11枚,铜牌7枚,其他名次44个,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和环境

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下降。年末全市总人口1065.25万人。出生率10.55‰,死亡率5.60‰;自然增长率为4.95‰。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42元,比上年增长13.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878元,增长11.5%。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48元,比上年增长29.5%;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22元,增长12.58%。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城镇竣工住宅面积158.4万平方米,农村竣工住宅面积1013.6万平方米。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7.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4.8%。

进一步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新增就业岗位59340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656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发放低保资金6200多万元,基本实现应保尽集筹措资金4.4亿元,用于农村道路建设,新增通油路行政村756个,发放救灾款830万元,重建灾民住房2288间,争取以工代赈资金2902万元,扶贫开发资金1.33亿元,投资477万元,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年断面水质平均达标率为70.5%,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为90%,环境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注:1.公报中部分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