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4 焦作市统计局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7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43.6亿元,增长10.8%;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48.1亿元,增长10.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53.4亿元,增长11.7%;餐饮业零售额10.8亿元,增长12.9%;制造业零售额14.5亿元,增长7.7%;农业生产者零售额9.1亿元,增长9.1%;其他行业零售额3.9亿元,增长7.8%。分规模看,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消费品零售额14.6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5.9%;限额以下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和个体户消费品零售额38.8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2.3%。各类集贸市场成交活跃,全年成交额达39.9亿元。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据海关统计,全年进出口总额2942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8.6%。其中,出口总额18988万美元,增长37.4%;进口总额10432万美元,增长15.2%。主要贸易伙伴为美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日本、韩国、比利时及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外商直接投资呈下降态势。全年外商直接投资3936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0.2%。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2002年,全市交通运输业共完成投资16.8亿元,道路的畅通促进了运力运量的发展。全年全社会公路旅客周转量11.2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8.5%。公路货物周转量30.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7.9%。

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7.3亿元,比上年下降39.2%。固定电话用户达53.8万户,电话普及率为16.3部/百人。移动电话新增用户17.4万户,年末用户达到28.8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达到5.7万户。

旅游业快速发展。据市旅游局统计,全年接待国际旅游者3.9万人天,接待国内旅游者776.2万人天,分别比上年增长70.0%、20.5%。旅游综合收入18.3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4%。旅游商品收入5.2亿元,占旅游综合收入的28.7%.实现旅游创汇923万美元。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运行平稳,城乡居民储蓄稳定增长。2002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64.4亿元,比年初增加24.3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为45.0亿元,比年初增加1.4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202.5亿元,比年初增加19.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183.5亿元,比年初增加19.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为128.9亿元,比年初增加7.4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为45.8亿元,比年初增加10.8亿元。

保险业稳步发展。2002年末,全市各类财险业务承保金额229.1亿元,增长35.8%;保费收入1.1亿元,增长7.8%;财险赔款金额0.7亿元,增长26.8%。2002年末,全市各类人寿保险业务承保金额114.8亿元,增长89.0%;保费收入4.1亿元,增长95.2%;赔款及寿险给付金额0.6亿元,下降7.4%。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2年,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1290所,其中普通高校3所,成人高校2所,普通中专6所,成人中等学校11所,普通中学298所,农职业学校21所,小学941所,其他学校(特殊教育学校)8所。教职工总数43553人,其中:专任教师34184人。全市在校学生总数759977人,其中:普通高校在校生21303人,成人高校在校生10167人,普通中专在校学生12043人,成人中等学校在校生64637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46608人,农职业学校在校学生15998人,小学在校学生388045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科技事业不断前进。2002年末,全市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7万人,比上年末增长3.6%。优秀科技成果不断涌现。2002年全市共获得科技成果奖70项,其中YFX系列电力液压防风铁锲制动器、铝土矿浮选精矿双流法溶出新工艺工业实验等项目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稳步发展,群众文娱生活丰富多采。2002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8个,演出场次1122场;公共图书馆7个,藏书50.5万册;博物馆7个;群艺馆、文化馆13个,举办各种展览46次,组织文艺活动451次。全市广播人口覆盖率为100%,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9.6%,有线电视用户达到16.6万户。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2002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包括个体诊所)810个,床位9550张;执业医师3883人,执业助理医师1054人,注册护士3408人。年末全市共有卫生防疫机构11个,卫生技术人员672人。专科防治机构3个,卫生技术人员118人。妇幼卫生机构10个,卫生技术人员668人。农村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村乡(镇)共有卫生院83个,床位2289张,卫生技术人员2962人。

体育事业成绩显著。2002年,我市运动健儿共获得省级以上比赛冠军176个,在全省九运会上总分和金牌数量均获得第三名。成功承办了U-17中国国际乒乓球冠军赛和焦作第二届国际太极拳年会。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发展,太极拳活动进一步普及。学校体育活动活跃,中小学生体育达标率97.7%。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继续加强。年末全市各级环境监测站9个,环境保护系统共有790人。全年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124个,总投资2.4亿元。自然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市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54.4平方公里,占辖区总面积的6.2%。

城市环境质量稳步改善。在全市建成了17个烟尘控制区,面积达78.3平方公里;建成了10个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达34.0平方公里。但环境污染的治理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十二、人口

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2002年全市出生率为8.7‰,死亡率为4.5‰,自然增长率为4.2‰,比上年下降2.1个千分点。年末全市总人口为336.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96.8万人,占28.8%;农业人口为239.8万人,占71.2%。

十三、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18元,比上年增长22.4%。农民人均纯收入2782元,比上年增长4.0%;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688元,增长7.9%。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市区人均居住面积达2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32平方米。但一些收入较低的城乡居民家庭生活仍比较困难,农村扶贫任务依然艰巨。

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迅速。年末全市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为354300人,月平均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10308人;年末全市有178185职工和58839企业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有220473职工和65162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全年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1942.6万元,享受最低生活费保障人数为5958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