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4 鹤壁市统计局

投资结构有所调整。在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投资中农林牧渔水利投资1.74亿元,增长20.1%;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投资2.15亿元,增长90.5%;工业投资6.17亿元,增长50.9%。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盘石头水库导流洞、输水洞工程均已贯通,大坝围堰按期截流,一期移民工作顺利完成,二期移民工作全面启动;鹤林线鹤壁段大修工程、新范线改善工程提前竣工,浚内线、107 国道鹤壁段、大白线中北段改建工程开工建设;农网改造一期工程、新区燃气项目一期工程、浚县黎阳粮库、淇县1203粮库建设顺利完成。

全年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新增固定资产8.96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67.8%。建成投产项目108个项目建成投产率为54.0%。竣工房屋建筑面积为 49.04万平方米,竣工率为55.5%。

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原煤开采10万吨;新增11万伏及以上变电设备能力 10.01万千伏安;11万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38.24公里(包括城乡电网改造);新建公路15公里;新增中等学校学生席位1690个;新增粮食仓库仓容面积8253平方米。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04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3.81亿元,增长7.9%;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0.23亿元,增长15.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2.88亿元,增长13.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3.6%;餐饮业零售额1.19亿元,增长21.4%;制造业零售额5.11亿元,增长5.5%;农业生产者零售额4.62亿元, 增长 6.6%;其他行业零售额 0.24亿元,增长12.7%。全市城乡各类集贸市场商品货源充裕,成交活跃。全年成交额11.67亿元,比上年增长7.6%。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291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4.0%。其中,进口总额 146万美元,增长2.8%;出口总额2772万美元,增长47.1%。在出口产品中 , 一般贸易出口增长 52.7% ;工业制品出口增长44.4%。从出口市场看,由于我市主要面向亚洲、北美洲、欧洲联盟等市场,受世界经济增长放慢的影响因素较少,对港澳台地区出口增长较快。2001年,对港澳台地区的出口总额达902万美元,增长3.4倍 ,出口北美洲地区的981万元,比上年增长27.4%。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综合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年完成货物运输量85.31万吨,下降7.0%;公路运输完成货物周转量12072万吨公里, 比上年下降 1.9%;全年旅客运输753.5 万人次, 比上年增长 8.8%; 完成旅客周转量39756万人公里,增长6.0%。

公路路网发展迅速。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村村通油路”目标。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383公里;公路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63.4公里,比上年增加2.7公里。全市交通基础设施的迅速发展,进一步提高了鹤壁的区位优势,扩大了知名度。

邮电通信业增长迅速。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7282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30.3%。全市公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 14.75 万门; 电话普及率达到19.62部/百人,比上年提高3.81部。全市移动电话新增用户近4万户,年末用户达到7.82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达到5.65万户,比上年增长88.5%。

旅游业发展步伐加快。2001年,全市以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为依托,以“一河两山”为重点,加快天然太极图、罗贯中隐居处、孙思邈隐居处、上峪火山地幔、赵都古城和宋代古瓷窑遗址等旅游区(点)的规划、开发和建设,全市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业规模扩张取得一定成效。全年接待外国及港澳台旅游者人数和国内旅游者人数均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全市实现旅游直接收入982万元,比上年增长37%。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继续增长。在企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的同时,我市进一步加大了税收征管力度,有效地保证了全市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全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6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全年财政支出完成6.3亿元,增长10.0%。

金融形势基本稳定。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1.20亿元, 比年初增加5.27亿元;其中:企业存款13.13亿元,比年初增加2.46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5.93亿元,比年初增加2.41亿元。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7.11亿元,比年初增加2.6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68.95亿元,比年初增加2.46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15.29亿元,比年初增加0.21亿元。

保险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1.15亿元,比上年增长 23.2%。其中: 财产险保费收入0.38亿元,增长9.7%;人寿险保费收入0.77亿元,增长31.6%。全年保险赔付额0.35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其中财产险赔款余额0.22亿元,增长10.2%;人寿险赔付金额0.13亿元。

八、新区建设

新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2001年,我市紧抓全省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大好机遇,积极争取到了全省“25+1”的特殊优惠政策,淇滨新区被列为全省第一批重点支持城市。新区全年共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53亿元,新修、完善城市道路14.2公里,铺设给排水管线14.7公里,增加绿地面积19.8万平方米,供热面积40万平方米。新区第一口地热井采掘工程已经完成。新区新世纪广场一期工程、淇河天赉渠拦河坝整修扩建工程、淇滨中学教学楼等已相继完工,并投入使用。新区市委党校、淇滨乐园、老年康复医院、市中心医院、市中心血站开工建设,进一步加强了城市管理,亮化美化工作取得新的成绩。淇滨新区正在成为全省城市建设的亮点。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经过积极建设,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建成并批准招生,结束了鹤壁没有大学的历史。年末全市已经拥有普通高校1所,共有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2所。全市高中阶段教育共招收学生6982人,在校学生10950人;其中中等职业教育招生2168人,在校学生6136人;普通高中共有11所,招生4814人,比上年增加1046人;在校学生11488人,比上年增加2168人。全市普通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为 89.8%。 全市小学在校学生165628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6.8%。

科技事业持续发展。年末全市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34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1%。全市拥有县属以上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4个,全市从事科技活动人员3.1万人。我市共有27项科技成果被授予2001年度市科技进步奖。全市年末累计申请专利70件,专利授权63件。 技术市场比较平稳, 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103项,成交金额4028.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