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3.82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9%,完成旅客周转量4.85 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7.2%。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83亿元,比上年增长31.4%,实际完成电话装机5.93万门,比上年增长48.37%,移动电话新增用户2.27万户, 年未移动电话总户数达到3.69万户,全市电话普及率达到15.81部/百人。 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旅游业直接收入达到 715.5万元,比上年增长40%。接待境外旅游者673人, 比上年增长30%,其中:港澳台同胞604人。 全年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5万美元,增长30%。 七、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定增长。2000年,我市商品市场货源充足,品种繁多,专卖店、连锁店、超级市场等各种新型营销方式受到消费者欢迎。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68亿元,比上年增长9.6%。分城乡看,农村市场销售加快,全年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2.8亿元,增长7.1%,农村(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8.88 亿元,增长13.4%,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1.31亿元,增长18.0%,餐饮业零售额0.98亿元,增长36.7%,各类集贸市场成交活跃,全年成交额10.85亿元, 比上年增长1.93%。 对外贸易下降幅度较大。全年进出口总额2026万美元,比上年下降34.7%。其中,进口总额142 万美元,下降16.9%,出口总额1884万美元,下降35.8%,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分别下降29.2%和65.96%。 从出口地区看,对亚洲、欧盟和拉丁美洲的出口分别下降54.8%、52.1%、 24.4%。 对北美洲和大洋洲的出口分别增长7.6%、32.6%。 协议利用外资190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4.3%。实际利用外资1777万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202 万美元,对外借款1575万美元。 八、金融、保险业 金融运行基本平稳。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7.97亿元,比年初增加5.98亿元。 其中:企业存款余额为10.82亿元,增加2.2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53.52亿元,增加2.1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84.45亿元,比年初增加3.65亿元。 其中: 短期贷款余额为64.27亿元,增加1.61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4.88亿元,减少1.01亿元。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0.92亿元,比上年增长7.0%。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0.34亿元, 人寿险保费收入0.58亿元,全年赔付额0.29亿元,其中:财产险赔付额0.20亿元,人寿险赔付额0.09亿元。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6个,文化馆6个,公共图书馆3个,博物馆2个,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2座, 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5座,全市广播人口覆盖率为86%, 电视人口覆盖率为83%。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77个,床位0.42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拥有床位0.35万张;卫生技术人员0.50万人,其中:医院、卫生院医生0.14万人,护师、护士0.13万人。年末全市共有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0个,卫生技术人员0.04万人。妇幼卫生机构6个,卫生技术人员0.01万人。共有乡镇卫生院22 个。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体育事业成绩显著。全民健身计划顺利实施,各种健身活动蓬勃开展, 全市人民身体素质进一步提高。2000年,我市成功举办了全国地掷球锦标赛和省25届公路越野跑、竞走比赛,在全国地掷球锦标赛中鹤壁代表队获团体冠军。全市体育运动员在省级以上比赛中共获得奖牌28枚。其中:金牌12枚,银牌6枚,铜牌10 枚,为全市人民争得了荣誉。 十、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环保事业加快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各级环境监测站4个,环境监测人员40个。 全年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8个,总投资144.1万元,全市共建成烟尘控制区3个,建成噪音达标区3个,城市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十一、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 2000年,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46元,比上年增长7.1%,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105元,比上年增长6.3%。 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758元,比上年增长5.8%。 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城镇竣工住宅面积49.5万平方米,农村竣工住宅面积153.4万平方米。 社会保障事业稳步发展。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和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保障制度继续推进。全市共有17.9万职工参加失业保险,有1300人月平均领取失业保险金。全市有90%以上的乡镇建立了农村社会保障网络。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全市各类福利院拥有床位60张,收养33人,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90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6个。全市共有14.4 万人次得到社会保障救济,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74万人。 注: 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人口有关数据因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仍在核查,结果将按国务院统一要求另行公布。 附表1:各类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 类 别 1999年 2000年 居民消费价格 95.4 98.4 城 市 95.7 98.3 农 村 94.9 98.5 食 品 94.4 97.8 粮 食 95.4 86.3 肉禽及制品 88.9 100.9 蛋 品 88.5 82.1 水 产 品 84.7 104.2 鲜 菜 100.4 105.5 衣 着 91.8 97.6 家庭设备及用品 94.2 95.6 医疗保健用品 89.2 101.1 交通和通信工具 90.3 95.3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 90.1 92.7 居住商品 99.0 101.9 服务项目 110.1 103.9 商品零售价格 94.4 98.2 城 市 95.3 97.7 农 村 94.2 99.1 农业生产资料零售价格 94.0 97.3 附表2:2000年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2000年 比上年增长(±%) 一、农产品产量(万吨) 粮 食 85.12 -5.2 夏 粮 47.69 -2.9 秋 粮 37.43 -8.0 油 料 5.53 9.1 其中:花生 5.37 9.4 棉 花 0.11 -26.7 蔬 菜 35.64 12.2 水 果 3.65 7.0 肉 类 10.3 11.1 其中:猪牛羊肉 6.06 9.3 禽 蛋 8.31 10.2 水 产 品 0.22 10.0 二、工业产品产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