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3 开封市统计局

全年全市资质内建筑企业104个。其中,有工作量的企业98个,签定合同额87.8亿元,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9.1亿元,比上年增长21.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为584.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8.9%,房屋建筑竣工面积为316.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1.7%。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7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0.3亿元,比上年增长32.5%,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64.1亿元,增长32.4%。在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5.1亿元,增长1.3倍;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09.0亿元,增长90.5%,其中,工业投资108.9亿元,增长93.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9.9亿元,下降22.6%。

全年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5.0亿元,比上年增长39.7%。商品房屋施工面积194.6万平方米,增长27.3%,其中住宅施工面积161.8万平方米,增长25.6%;商品房屋竣工面积49.24万平方米,增长19.3%;商品房屋销售面积68.1万平方米,增长31.3%。

全年全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3.5亿元。河南喜人纤维素有限公司的4000吨羟乙基纤维素工程、河南省华泰纺织有限公司的10万纱锭生产线工程、开封市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东区污水处理厂工程建成投产;尉氏县中原皓月清真食品有限公司的食品加工项目、开封安利达金属工程有限公司的重型钢构项目、开封东大化工公司的15万吨离子膜改扩建工程、开封晋开化工有限公司的1830工程、开封市大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五、国内贸易、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2007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9.1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分城乡看,市的零售额117.3亿元, 增长19.1%;县的零售额53.6亿元,增长22.0%;县以下的零售额38.3亿元,增长9.0%。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68.6亿元,增长15.1%;住宿餐饮业零售额36.9亿元,增长28.3%;其他经济零售额3.6亿元,增长35.9%。

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1573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5%,其中,出口总额9204万美元,增长22%;进口总额2369万美元,下降60%。全年新批准自营进出口企业276个;合同利用外资25134万美元,增长65%;实际利用外资5207万美元,增长65%。

全年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254.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2%;实现旅游总收入72.2亿元,增长19.3%。其中,接待国际游客12.7万人次,接待国内游客2241.8万人次。全市共有4A级旅游景区(点)8处,星级宾馆酒店27个,旅行社45家。

六、交通和邮电通信业

2007年,完成客运量5707万人次,客运周转量38.1亿人公里;完成货运量5259万吨,货运周转量44.5亿吨公里。全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2.9亿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郑民高速开封段完成前期投资3000万元;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2.2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1358.9公里。全市干线公路好路率达到94.8%;农村公路管理部门对132.2公里路段进行了大修养护,改造10座434.2延米危桥,好路率达到73.6%。“村村通”工程完成投资1.52亿元,新增通油路行政村454个,实现了全市所有行政村通油(水泥)路。场站建设完成投资782万元,如期建成通许县汽车站。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30.4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6亿元,增长10.9%;电信业务总量6.5亿元,增长11.8%,固定电话用户57.9万户,下降18.6%,宽带用户10.8万户,增长41.1%;移动电话业务总量22.3亿元,增长26.3%,用户139.7万户,增长40.2%。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2007年,全市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0.3亿元,比上年增长24.9%。其中市本级完成8.6亿元,增长19.0%;区级完成3.2亿元,增长27.2%;县级完成8.6亿元,增长30.5%。税收收入完成13.7亿元,增长42.9%,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7.5%。全市一般预算支出60.1亿元,增长20.7%,其中市本级完成18.0亿元,增长0.7%;区级完成7.8亿元,增长23.0%;县级完成34.3亿元,增长34.0%。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84.4亿元,比年初增加25.4亿元,增长7.1%,其中,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292.9亿元,增加13.2亿元,增长4.7%。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49.1亿元,增加19.6亿元,增长8.6%。

全市保险承保件数为59.1万件,其中财险19.5万件,寿险39.6万件;保费收入9.5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财险1.4亿元,寿险8.1亿元。赔款支出9899.4万元,其中财险7294.5万元,寿险2604.8万元。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2007年,全市实施各类科技计划164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27项。获得科技成果奖励56项,其中2项获省科技进步奖。全市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市级工程技术中心5家,市级重点实验室8家,承担国家、省科研项目147项,先后获得省级科技成果41项、专利14项,出版著作教材149部,发表论文78篇,获市级以上奖励19项。全市经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已达55家、高新技术产品106项。全市专利申请、授权分别为229件和180件,同比增长17.4%和29.5%。

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055所,在校生112.1万人,专任教师49864人,兼任教师3680人。其中,全市研究生培养单位1个,在校生4233人;普通高校3所,在校生6.4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43所,在校生6.3万人;技工学校13所,在校生1.9万人;普通高中47所,在校生10.3万人;普通初中250所,在校生21.3万人;小学1529所,在校生45.1万人;特殊教育学校9所,在校生606人;幼儿园9个,在园幼儿7.6万人。各级各类学校中,还有各类成人教育学校1029所,在校生12.8万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2007年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8个,演出场次2394场,国内演出观众241万人次;艺术表演场所6个,演(映)出场次2052场;群艺馆、文化馆14个,组织文艺活动378次;文化站116个,组织文艺活动1583次;公共图书馆6个,总藏量74.3万册(件);博物馆1个,藏品87621件;文物保护管理机构8个,藏品20289件。全市共有广播电台5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8%;电视转播发射台6座,电视人口覆盖率99.1%。卫星收转站654座。

全市共有医疗卫生单位(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诊所、卫生所、医务室)451个,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5118人,其中临床医生5954人,注册护士4632人、药剂人员1266人、检验人员812人、其他卫生专业人员2454人,现有病床12294张。农村医疗卫生机构2903个,其中县级医院36个、乡镇卫生院91所、农村卫生室(所)2776个,乡村医生6962人;平均每个行政村拥有卫生室(所)1.2个,拥有乡村医生3.02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41个,妇幼保健机构9个,采供血机构1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1个,附设健康教育机构1个,卫生监督机构11个,高等医学院校1个,中等卫生教育机构6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