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年基本建设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铜材加工1000吨,烧碱1000吨,中成药2500吨,饼干3000吨,啤酒1万吨,机械纸1万吨,改建公路104公里,中等学校学生席位3926个,小学校学生席位3870个,医院病床100张,日增城市自来水供应能力1万吨。 五、交通和邮电业 1999年,全市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事业迅速发展。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完成增加值13.92亿元,比上年增长15.2%。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29.49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8.8%,其中,铁路11.99亿吨公里,增长19.8%;公路9.45亿吨公里,下降3.5%;水运8.05亿吨公里,增长10.1%。完成旅客周转量25.41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9.3%,其中铁路8.45亿人公里,增长22.6%;公路16.62亿人公里,增长3.9%;水运0.29亿人公里,下降3.3%;民航0.05亿人公里,下降28.6%。 邮电业务总量完成6.24亿元,比上年增长38.7%。全市公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44.73万门,比上年增长12.9%。住宅电话发展迅速,年末全市住宅电话用户29.1万户,比上年增加8.1万户;移动电话年末用户达到10.34万户,比上年末增长97.7%。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用户达到2538户,比上年增长3倍。 六、国内贸易 1999年,在国家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政策作用下,我市消费市场出现了初步启动迹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93亿元,比上年增长7.3%。(如果考虑价格下降因素,实际增长9.6%)。分城乡看,农村市场好于城市市场,全年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7.06亿元,比上年增长7.1%;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为31.87亿元,增长7.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增长12.9%,餐饮业增长3.7%,其他行业增长25.3%。全年生产资料市场成交4.8亿元,比上年增长14.3%;消费品市场贸易成交额31.5亿元,增长4.7%。 七、对外经济 1999年,在国家一系列鼓励外贸出口政策如提高出口退税率,对一般贸易出口实行贴息等政策措施的刺激下,我市对外贸易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对外贸易出口总额958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4.0%。 实际利用外资有所下降。全年新签约外资项目18个,比上年减少6个,协议外资2216万美元,增长61.6%;实际利用外资3728万美元,下降46.8%。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发展较快。全年新签约各类经济技术合作项目292个,项目总投资20.8亿元,实际引进市外资金10.8亿元,增长35%。 旅游业回升加快。全市旅游业在1998年因洪灾影响而一度跌入低谷,1999年旅游系统通过对外宣传和旅游促销活动之后又有大幅度回升。全年共接待境外游客2.0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倍,旅游收入3874万元,增长92.0%;接待境内游客382万人次,增长40.4%,境内旅游收入21.1亿元,增长44.8%。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形势基本稳定。全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62.82亿元,比上年末净增14.88亿元,增长10.1%;各项贷款余额203.93亿元,比上年末净减2.8亿元,下降2.8%。各项现金收入387.81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各项现金支出396.5亿元,增长12.4%。现金收支相抵,货币净投放8.7亿元,较上年下降35.8%。 保险事业继续发展。全年保费收入24855万元,比上年增长16.7%,全年支付各类赔款7009万元,下降49.1%。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1999年,全市进一步加大科教兴市战略的实施力度,增加科技投入,推进技术创新,科技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年末全市企、事业单位共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73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4.5%。全社会科技经费投入15224万元。全年获市以上科技成果奖42项,其中,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科技成果8项,获省科技进步奖4项。全年代理专利62项,获授权专利32项,其中在省专利评奖中获金奖1项,优秀奖2项。全年完成省级以上新产品30项,新技术推广10项,获国家级新产品3项,技术创新项目2项。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1999年,全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步伐,民办教育有了进一步发展。全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4533人,比上年扩招900人,在校学生10193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2897人,在校学生6907人;普通中学招生109554人,在校学生291786人,初中生入学率达95.1%。小学招生78625人,在校学生495426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5%。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市拥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6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4个,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2个,博物馆8个,全市共有广播电台4座,广播人口覆盖率73.3%,电视台5座,有线广播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19.6万户,电视人口覆盖率86.5%。文艺创作硕果累累。话剧、歌曲、摄影有四件作品在全国获奖,电视纪录片《决战九江》荣获中国电视金鹰奖,广播新闻《开学第一课》荣获中国新闻一等奖。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414个,其中:医院94个,农村卫生院215个,疗养院所4个,门诊部(所)25个,卫生防疫机构15个,妇幼保健机构15处,拥有各类卫生机构病床12043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2380人,其中:医生5503人,护师、护士3849人。县、乡镇、村级卫生服务网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村医疗条件不断改善,预防保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体育事业取得新的成就。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民健身推向新阶段,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全市共举办县及县以上运动会60次,参赛运动员130万人次。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事业有了新发展。年末全市环保系统共有310人,各级环境监测站14个。自然保护工作取得了新的成就,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4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598.73平方公里。环境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市共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15个,投资177.8万元,加强对环境噪声达标区,市区环境噪声达标面积16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区1个,面积20平方公里。 十二、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下降。全年出生人口7.61万人,出生率为16.8‰;死亡人口3.13万人,死亡率为6.92‰;全年净增人口4.48万人,自然增长率9.89‰。年末全市总人口为454.79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1999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83元,比上年增长15.4%;农民人均纯收入1820元,比上年增长21.9%。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继续增加。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08.84亿元,比上年末净增加3.66亿元,增长3.5%。其中城镇储蓄存款余额91.58亿元,净增4.91亿元,增长5.7%;农村储蓄存款余额17.26亿元,减少1.25亿元,下降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