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11 江西省统计局

江西统计信息网

2001年,江西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学习和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落实以扩大内需为主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继续推进结构调整、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努力增加投资和扩大消费,着力推进各项改革,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全省经济保持快速、健康的增长势头,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改善,科技、教育和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十五”计划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2001年,全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17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06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787亿元,增长12.4%;第三产业增加值883亿元,增长8.4%。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构成比例,由上年的24.2:35.0:40.8调整为23.2:36.2:40.6。公有制经济在改革开放中稳定发展,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和脱困成果得到巩固。混合所有制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全省个体业户和私营企业60.54万户,从业人员147.18万人。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市场物价基本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5%。

财政收入继续增长。全省财政总收入200.16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31.98亿元,增长18.3%。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民间投资发展缓慢;二是农民增收难度较大,部分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弱;三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就业和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全省农业总产值790.2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0%。农作物结构性调整力度加大。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265.2千公顷,减少56.8千公顷,其中早稻45.7千公顷,减少3.9%。全年粮食总产量1600万吨,下降0.9%,其中早稻产量568.3万吨,下降3.8%;油料总产量90.5万吨,下降6.4%,其中油菜籽产量46.3万吨,减少12.6%;水果总产量57.7万吨,增长36.4%;棉花产量8.1万吨,增长18.4%;苎麻产量1.3万吨,增长14.4%;烟叶产量2万吨,增长8.7%。甘蔗生产受国家糖业生产宏观调控政策及制糖业效益不佳影响,面积减少8.6%,产量123.7万吨,下降9.6%。

林业生产加快发展。全省各地把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放在首位,进一步加快了植树造林、国土绿化和低产林改造的步伐,森林面积扩大,覆盖率提高,林木蓄积量增加,主要林产品产量增长较多。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7.7千公顷,比上年增长7%,森林覆盖率达59.7%。

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年全省生猪出栏1950万头,比上年减少2.1%;牛出栏59.6万头,增长3.7%;家禽出笼2.8亿羽,增长2%;牛奶产量5.9万吨,增长5.6%;鲜蛋产量33.6万吨,增长0.4%;肉类总产量达193.1万吨,比上年增长0.4%。

水产品生产继续增长。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132.3万吨,比上年增加5.1万吨,增长4%。

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002.0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1.1%;农用排灌动力机械249.0万千瓦,增长16.8%;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09.7万吨,增长2.6%;农村用电量34.52亿千瓦小时,增长1.7%。全年有效灌溉面积1897.5千公顷,减少5.9千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全省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595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其中,国有及产品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286.0亿元,增长10.9%。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223.3亿元,增长10.0%;集体企业20.9亿元,增长4.6%;股份制企业72.8亿元,增长16.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25.6亿元,增长15.6%。分轻重工业看,全年轻工业增加值103.1亿元,增长7.7%;重工业增加值182.9亿元,增长12.7%。产销衔接状况继续改善,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7.26%,比上年下降0.56个百分点。

工业产品结构继续调整和优化。冶金、建材、汽车、家电等行业受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影响,市场销售形势好,产品产量均有大幅增长,其中:汽车增长19.46%,十种有色金属增长15.87%,生铁增长10.95%,钢和钢材分别增长24.85%和35.33%,水泥增长16.28%,彩色电视机增长54.19%。乳制品下降25.24%,罐头下降6.21%,卷烟增长7.02%,食用植物油增长1.42%;主要纺织产品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其中布下降5.23%,纱下降9.35%;原煤由于实施国家关井压产的政策,产量下降16.34%,酒类、化工等传统行业由于产品缺乏市场竞争能力,积压严重,产量下降幅度较大,其中:白酒、啤酒、化学原料药等产品分别减产7.88%、7.06%和36.21%。

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稳步提高,经济效益不断改善。全省累计完成工业产品销售收入958.08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增长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全年共实现利税总额90.14亿元,同比增长13.3%;实现利润14.19亿元,同比增长5.4%,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9.03亿元,同比减少1.2亿元;盈利企业盈利额31.79亿元,增长5.5%,其中赢利额在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共27家。亏损企业的亏损额为17.6亿元,同比增亏5.6%;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81.56%,比上年提高0.95个百分点。

地质勘查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全年共安排地质勘查项目20项,完成钻探工作量2619米。

建筑业生产规模扩大,经济效益改善。全年资质等级四级及以上的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30.65亿元,增长27.9%。承接施工的单位工程个数11914个,比上年增加1537个,其中招标承包工程5956个,占全部施工工程个数的50.0%,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施工房屋面积2527.6万平方米,下降1.2%;竣工房屋建筑面积1486.0万平方米,增长9.3%;实现利税5.4亿元,增长62.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60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全省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固定资产投资415.42亿元(不包括城乡集体和城乡私营个体单位投资),同比增长29.0%,其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234.98亿元,增长21.2%;更新改造投资103.13亿元,增长37.4%;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54.91亿元,增长45.0%;其他投资22.40亿元,增长48.6%。

投资结构不断改善。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省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化建设,实施“科教兴赣”战略,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工业投资稳步增长,交通邮电投资大幅度上扬,城市建设投资成效显著,教育科研投资继续保持较高增幅。全年全省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工业投资完成119.40亿元,增长14.5%,其中:电力工业投资65.05亿元,增长30.0%;黑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投资11.63亿元,增长1.3倍;化学工业投资7.07亿元,增长2.2倍;煤炭采选业投资2.68亿元,增长2.0倍。交通运输及邮电业完成投资136.63亿元,增长44.3%,其中:交通运输业投资75.81亿元,增长41.7%;邮电通讯业投资60.82亿元,增长47.8%。教育文化科研投资13.40亿元,增长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