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省共有各类电影放映单位1574个,艺术表演团体81个,文化馆、群艺馆113个,公共图书馆104个,博物馆83个。全省共有广播电台11座,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17座,广播人口覆盖率79.8%;电视台31座,电视人口覆盖率87.9%。全年共出版各种图书、杂志、报纸1791种,共印图书、杂志24920万册,报纸35052万份。坚持以“五个一工程”为龙头,推动精神文明产品生产,在第六届全国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活动中,全省有一批优秀作品在全国获奖。 卫生事业稳定发展。年末全省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8056处(包括个体机构),其中:医院621处,农村卫生院1689处,疗养院(所)14处,门诊部40处,卫生防疫站125处,妇幼保健所、站122处,诊所、卫生保健所、医务室5034处。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2.01万人,其中:医生5.19万人,护师、护士3.46万人,医院病床6.27万张。 体育事业取得新的成就。全年我省体育健儿在国际、国内重大比赛中,获得金牌24枚,银牌15枚,铜牌9枚。在第八届全运会上,共获金牌8枚、银牌4枚、铜牌3枚,金牌总数、银牌总数和总分在全国排位前移。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环境保护 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据人口抽样调查统计,全年全省人口出生率为17.43‰,死亡率为6.56‰,自然增长率为10.87‰。年末全省人口为4150.33万人,比上年增加44.87万人。 居民收入水平继续提高。全省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年可支配收入达4071.32元,比上年增长7.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107.28元,比上年增长12.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2%。 劳动领域的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全省城镇安置待业人员17.89万人。妥善安置了退伍军人的生活和就业。年末全省职工人数409.4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59万人。国有单位职工人数333.9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3万人。城镇个体劳动者124.44万人,增加5.87万人。但随着结构调整和企业改革的深化,多年累积的劳动就业矛盾逐渐显露,劳动就业压力增大。年末全省登记失业率2.32%,比上年底上升0.12个百分点。 职工工资水平继续增长。全年职工工资总额194.4亿元,比上年增长4.6%。职工平均工资5089元,比上年增长4.9%。 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全省国有单位和城镇集体单位竣工住宅面积为479.02万平方米,农村竣工住宅面积2762.85万平方米。 社会福利事业有较大发展。年末全省有社会福利事业单位2291个,收养人数5.01万人,城乡各种社会救济对象得到国家定期定量救济的达14.15万人,临时救济困难户达78.91万人次。全省各县(市)已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环境保护事业进一步加强。年末全省环境保护系统共有0.24万人,环境监测站9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8个。全省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103个,总投资3027万元。在19个城市中(含县级市)建成了54个烟尘控制区,面积达351平方公里,并建成了41个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达159平方公里。 注:(1)公报中所列国内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指标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国内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主要包括劳动者报酬、利润、税金和固定资产折旧等价值,不包括能源、原材料等各种中间消耗价值。表示一年内生产的可用于社会最终消费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