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0-01-08 莆田市统计局

在世界重大体育比赛中,取得1项1人次世界亚军,2项2人次亚洲冠军;在全国重大体育比赛中,取得6项6人次冠军,4项4人次亚军,3项5人次季军;在全省重大体育比赛中,取得53枚金牌,45枚银牌,74枚铜牌。全市共部署“农民健身工程”点99个。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市年末常住人口283万人(见表10),全年净增人口1万人。全年全市人口出生率12.6‰,死亡率6.2‰;自然增长率6.4‰。

表10:2007年常住人口主要构成情况

指      标 年末数(万人) 比重(%)

全市常住人口 283.00 100.0

其中:城镇 130.46 46.1

农村 152.54 53.9

其中:男性 137.80 48.7

女性 145.20 51.3

其中:0-14岁 59.15 20.9

15-64岁 197.82 69.9

65岁及以上 26.03 9.2

农民人均纯收入5628元,增长14.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51元,增长16.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3%。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180元,增长15.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0002元,增长6.0%。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6.7%,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0.6%,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63.50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8.65平方米。

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7.33万人,比上年增加2.33万人,其中参保的离退休人员2.65万人。全市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13.75万人,增加0.93万人。全市参加医疗保险人数19.06万人,增加2.41万人,其中在职职工15.25万人,退休人员3.81万人。年末全市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2.65万人,全部实现了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年末全市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0.59万人,增加0.10万人;全市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13079人,比上年增加285人;全市享受低保的农村居民86792人,比上年增加2130人。

年末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2002张。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8395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69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4015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405万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款170万元。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市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8个,投资518万元。全市有652家企业办理了水污染物排污申报登记,629家企业办理了大气污染物排污申报登记,274家企业办理了固体废物污染排污申报登记;全年关停并转迁14家生产工艺陈旧、能耗物耗大、污染环境严重而在限期内整治不能达到环保要求的企业。全市共建成烟尘控制区5个。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3.5%;城市污水处理率65.0%。

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在监测的城市道路路段中,噪声超过70分贝的路段占14%。

主要水系水质达到或优于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要求的占80.6%。全市3个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68亿元,比上年下降31.0%。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22.33千公顷,下降26.0%,其中,绝收0.85千公顷,下降21.0%。全年发生森林火灾面积66公顷,上升46.0%。

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707起,比上年下降10.3%;生产安全事故死亡206人,比上年下降3.3%;受伤人数1742人,下降2.5%;直接经济损失786.83万元,增长4.6%。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34人,下降17.6%;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10万人死亡人数为11.46人,下降3.3%。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384起,造成189人死亡、173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05.00万元,下降12.7%;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6.14人。

注:1、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全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本公报人均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