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上下一心,奋力攻坚,不懈工作,一心一意谋发展,齐心协力抓项目,有效克服了年初雨雪冰冻灾害、物价上涨、美国次贷危机等诸多不利影响,在困难情况下迈出了经济社会发展新步伐,呈现出经济稳步上升、动力依然强劲、发展充满活力、质量不断提高、民生不断改善的良好局面。 一、 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3.0%,经济总量跃上400亿元的新台阶。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4.6亿元,增长7.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76.9亿元,增长18.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60.1亿元,增长10.1%。人均生产总值继2005年突破1000美元后,首次跨越2000美元,达2336美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9.0:39.2:41.8变化为18.1:43.0:38.9,二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近1个百分点,工业化率由上年的31.1%提高到35.4%。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7%,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2.4%,衣着类价格上涨5.2%,居住类价格上涨3.2%,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2.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2.8%,家庭设备用品类价格上涨1.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持平,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降0.1%。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6.3%。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645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9954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2432人,新增劳务输出3380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7%。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影响日益加重,市场需求不足凸显,企业经营困难加剧,经济下行和财政保障压力加大;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农民务工面临新困难,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就业形势严峻,社会保障压力增加,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等。 二、 农 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18.0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51.3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13.3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33.9千公顷。 全年粮食总产量129.4万吨,增长4.3%。油料产量10.98万吨,增长15.1%。棉花产量13453吨,增长7.0%。烟叶产量9069吨,增长28.3%。茶叶产量23740吨,增长14.2%。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7401公顷,退耕还林面积2333公顷,比上年增长6.4%,森林覆盖率达54.7%,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竹林丰产增效“636”工程稳步推进,全年共完成施工面积12.7万亩。 全年肉类总产量21.05万吨,比上年增长23.6%。禽蛋产量46694吨,增长12.9%。奶类产量750吨,下降2.1%。全年水产品产量9.46万吨,下降11.4 %。 农业产业化取得新进展。2008年,新增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11家。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初见成效,规模经营大户1152户。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新(扩)建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99个,新增国家级名牌农产品1个,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59个,“三品”认证总数已达225个。广德、宁国跻身全省“十佳农业产业化示范县”行列。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2008年,我市继续以“百村十镇”示范工程为抓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全市新增示范自然村682个,新增示范行政村73个、新增示范镇3个。9个行政村获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示范村称号。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2008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28千公顷,净增1.12千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37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87.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3%; 农用拖拉机达到6.01万台,增长3.5 %,联合收割机达到2774台,增长 11.0 %;全年农村用电量64589万千瓦小时,增长25.3%;化肥施用量(折纯)12.03万吨,增长5.4%。 三、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全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145.9亿元,比上年增长23.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 完成工业增加值123.5亿元,比上年增长26.4%。规模以上工业中,分所有制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1.4亿元,比上年增长28.2%;“三资”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2.6亿元,增长32.7%;集体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7.5亿元,增长22.1%;国有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1亿元,增长6.8%。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加值91.5亿元,比上年增长26.5%,轻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2.0亿元,比上年增长26.2%。 部分重点行业生产高速增长,拉动作用明显。规模以上工业中经济总量最大的5个行业增加值均突破10亿元大关,其中,橡胶制品业增长37.8%,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40%,化学原料及化学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36.2%,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4.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3.4%。这5个行业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55.9%,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4.8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原煤增长10.6%,发电量增长157.2%,服装增长66.2%,中成药增长40.4%,水泥增长34.7%,塑料制品增长3.0%,钢材增长23.7%。 表2 2008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 量 单 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原煤 吨 359867.2 10.6 发电量 万千瓦小时 139111.4 157.2 白酒 千升 5428 102.5 啤酒 千升 55575 11 纱 吨 10875.5 4 布 万米 3028.8 -3.3 丝 吨 1366.8 18.2 丝织品 万米 1429.66 28.7 服装 万件 586.48 66.2 人造板 立方米 206887.3 6.5 机制纸及纸板 吨 163097 63.3 硫酸(折100%) 吨 225334 -10 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 吨 21563 7.1 化学农药原药(折有效成分100%) 吨 97946 264.4 中成药 吨 1001.72 40.4 塑料制品 吨 69129 3 水泥熟料 吨 12202392 14.3 水泥 吨 5389267 34.7 生铁 吨 62139 34.3 钢材 吨 288679 23.7 铜材(铜加工材) 吨 246977 45.3 铝材 吨 60532 118.9 农业运输机械 辆 16178 -33.8 交流电动机 千瓦 4471900 -10.3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略有提高。2008年,全市912家(快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含两家网内电力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29.9亿元,比上年增长33.9%;实现利税29.2亿元,比上年增长2.4%;亏损企业236家,比上年增长44.8%,亏损企业的亏损总额4.8亿元,比上年增长122%;产成品库存28.6亿元,比上年增长41.4%。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71.14,比上年提高1.44个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11.2%,比上年下降2.43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06.28%,下降17.64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66.54%,比上年提高7.22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2.49%,下降1.05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95.55%,下降2.02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3.22次,提高0.13次;全员劳动生产率118634元/人,提高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