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8 滁州市统计局

滁州市统计局

2008年3月28日

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城(镇)化战略、东向发展战略,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

一、综合

初步测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43.93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8%,创近11年以来最高增幅,比"十五"时期年平均增幅高6.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4.95亿元,比上年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178.57亿元,比上年增长18.4%;第三产业增加值150.41亿元,比上年增长11.8%。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25.9%、40.2%和33.9%。人均生产总值为10814元,比上年增加1745元。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240.7万人,比上年增加1.3万人。其中,第一产业126.7万人,减少5.4万人;第二产业57.5万人,增加3.2万人;第三产业56.5万人,增加3.5万人。年末城镇在岗职工人数(不包括个体、私营、乡镇企业从业人员)18.2万人,比上年增加0.3万人;城乡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30.9万人,比上年增加1.6万人。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4.5万个,7.1万下岗人员实现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比上年降低0.5个百分点。

反映企业家对宏观经济信心指数全年运行在145.5~145.1之间;反映企业综合生产经营状况的景气指数全年运行在145.7~154.23之间,均处于较为乐观景气区间。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26%。在居民消费类中,食品类比上年上涨13.87%,在食品类价格中,粮食比上年上涨4.15%,油脂比上年上涨26.28%,肉禽及制品比上年上涨31.09%。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上涨4.40%。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85%,其中轻工业产品出厂价格上涨3.56%,重工业产品出厂价格上涨4.32%;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上涨3.82%,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上涨3.92%。企业原材料购进价格上升3.95%。

全年房屋销售价格比上年上涨3.8%,其中商品房销售价格上涨3.9%。房屋租赁价格上涨2.9%,土地交易价格上涨1.0%。

表1  2007年城镇居民消费价格变动情况表

指         标 涨跌幅度±%

居民消费价格 其中:食品 其中:粮食 肉禽及其制品 菜类 衣着   烟酒及用品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交通和通讯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居住 5.3  13.9  4.2  31.1  14.2  -3.3  3.7  7.4  1.2  -1.7  -2.2  3.0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不大,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不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县域经济不强,民营经济发展还不充分;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城乡基础设施及社会事业支出压力较大;城乡劳动力就业还不充分,少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社会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

二、农业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85.9万公顷,与上年持平。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7.6万公顷,比上年增长4.6%,全年油料播种面积9.6万公顷,比上年下降25.6%,蔬菜播种面积4.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4.9%。

全年粮食总产量为421.8万吨,比上年增长7.5%,再次刷新历史最好记录。全年油料产量23.1万吨,比上年减产18.7%。其他经济作物有增有减。全年棉花产量1.6万吨,比上年增长0.8%;蔬菜产量122.7万吨,比上年增长2.5%。

全年肉类总产量41.9万吨,比上年增长13.5%;禽蛋产量9.3万吨,比上年增长9.1%。牛奶产量8880吨,比上年增加27.7%;水产品产量27.1万吨,比上年增长6.7%。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441.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0.4%;农用拖拉机45.6万台,比上年增长10.9%;排灌动力机械73156台,比上年增长3.8%;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31.2万吨,比上年增长3.0%。农村用电量6.0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减少7.7%。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344.91千公顷,比上年净增1.07千公顷。全年完成水利重点工程6项,完成投资9264万元,比上年增长113.8%。

表2  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

产品名称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粮食 421.8 7.5

其中:稻谷 252.9 2.3

小麦 135.4 19.7

玉米 16.5 7.8

大豆 4.2 -6.7

油料 23.1 -18.7

其中:花  生 8.1 -5.8

油菜籽 14.2 -24.9

棉花 1.6 0.8

水果 50.1 -11.5

茶叶 0.07 1.16倍

蔬菜 122.7 2.5

肉类 41.9 13.5

禽蛋 9.3 9.1

牛奶 0.9 27.7

水产品 27.1 6.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156.12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创近11年最高增长水平。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20.72亿元,比上年增长24.3%。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及股份制企业增长最快。

表3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单位:亿元

指  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 120.72 24.3

其中: 轻工业 53.50 18.5

重工业 67.22 29.5

其中: 国有企业 12.22 16.5

集体企业 1.01 13.3

股份合作企业 1.78 3.5

股份制企业 79.00 26.8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20.63 22.1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32.50 12.9

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 71.22 13.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33.92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7.7%,比重提高3.2个百分点。全市35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32个行业实现了增长。其中: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3.2%,家具制造业增长111.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11.2%,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86.4%,造纸及纸制品业增长84.8%,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增长66.5%。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多保持增长,其中,家用电冰箱204.2万台,比上年增长18.7%;彩色电视机72.5万部,比上年增长2.2%;白酒643.9万升,比上年增长184.5%;化肥(折纯)10.6万吨,比上年增长6.4%;内燃机845.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9.3%。


表4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情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