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7 丽水市统计局

2006年,丽水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 “三市并举”发展战略,加快推进 “平安丽水”、“法治丽水”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持良好态势,实现了“十一五”发展良好开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财政、企业和居民收入增加,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市场价格涨幅平稳,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顺利实现。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353.23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1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61.5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46.54亿元,分别增长3.3%、15.4%和15.3%。人均生产总值15558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952美元),比上年增长12.9%。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从上年的14.3:44.8:40.9调整为12.8:45.7:41.5。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6%(见表1),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2%,居住类价格上涨4.5%。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143.1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72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14.17万人,增加0.18万人。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3164个。全年帮助5156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比上年末下降0.2个百分点。

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43.20亿元,比上年增长24.1%,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4.94亿元,增长24.7%。

经济社会发展中还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经济结构不合理和增长方式粗放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创新能力不强,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仍呈扩大趋势。

二、农业和农村建设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92.74千公顷,比上年下降1.4%。其中粮食播种面积为111.84千公顷,比上年下降1.1%。果用瓜种植面积3.01千公顷,与上年持平;药材种植面积2.78千公顷,增长3.0%。油料种植面积8.23千公顷,下降5.4%;蔬菜种植面积51.8千公顷,下降0.2 %;花卉苗木面积1.34 千公顷,下降4.3%。全年粮食总产量为54.81万吨(见表2),下降0.2%。

全年肉类总产量为8.71万吨,比上年增长7.4%,其中猪肉产量6.43万吨,增长3.7 %,禽肉产量 1.89万吨,增长21.2%。牛奶产量705吨,下降28.4%。全年生猪出栏77.19万头,下降4.2%;家禽出栏1202.16万只,增长2.9%。全市水产品总产量17686吨,比上年增长4.8%。

2006年末,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79.47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7%,其中旱涝保收面积47.8千公顷,比上年增长4.3%。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5.68万吨,下降0.5%。农业机械总动力达94.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1.6%。

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投入建设资金3.55亿元,新启动示范村建设30个、环境整治村建设235个;“康庄工程”完成通村公路路基改造1444.8公里、路面改造1218.8公里;全面完成“户户通电”工程。继续深入实施“千万农民饮水工程”,解决和改善了10.6万人的饮用水问题。库区困难群众、地质灾害避险、下山脱贫工程明显进展,已安置下山转移5400户21530人。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5.4万人,劳务输出3.4万人。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29.59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4.22亿元(见表3),增长26.6% 。轻、重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9%和42.4%,比重分别为35%和65%。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398.15亿元,增长33.1%,出****货值48.17亿元,增长18.6%。

高新技术企业完成产值37.22亿元,增长26.3%。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8.9%。新产品产值24.94亿元,比上年增长248.7%,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6.0%,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34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其中,私营企业9.33亿元,增长31.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1.87亿元,下降6.5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5.04%,比上年上升0.61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32.0亿元,比上年增长7.6% 。全年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69.7亿元,增长21.6%,利润总额2.83亿元,增长35.4%。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2.17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增幅比上年回落0.7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 209.46亿元,增长11.2%,增幅回落1.3个百分点。非国有投资96.46亿元,增长17.6 %,占全社会投资的42.1%。

在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95亿元,比上年增长22.3%;第二产业投资63.99亿元,增长4.8%,其中工业投资63.72亿元,增长4.4%;第三产业投资143.53亿元,增长14.2%。

全年限额以上投资项目853个,比上年增加48个。其中,新开工项目374个,增加55个。全市共安排重点建设项目69项,总投资40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0亿元,累计完成83.6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19.5%。建成“两龙”高速龙泉经北埠至遂昌段,54、55省道庆元段改建工程;遂昌二期等4个220KV输变电工程和缙云里隆等8个110KV输变电工程;市区19.4公里的防洪堤,总长6.69公里城市道路主体工程;小水门古城墙保护等项目;缙云双潭水厂;景宁中学等项目。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5.82亿元,比上年增长31.5% 。商品房销售额49.72亿元,比上年增长37.3%。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5.65亿元,比上年增长13.7%, 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51.36亿元,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94.29亿元,分别增长14.3%和13.4%。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22.86亿元,增长13.3%;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6.93亿元,增长20.0%;其他行业零售额5.86亿元,增长5.7%。

年末全市共有商品交易市场131个,比上年减少1个,全年成交额114.34亿元,比上年增长5.3%。其中,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16个,全年成交额67.65亿元,超十亿元的市场3个,全年成交额38.15亿元。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5687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7%。其中,出口54721万美元,增长24.2%,进口2153万美元,下降74.0%。

欧洲和亚洲仍是我市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而拉丁美洲和大洋洲市场出口增长较快。

全市新批准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11个,比上年减少16个;外商直接总投资6655万美元,下降63.2%;合同利用外资金额2529万美元,下降61.3%;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926万美元,下降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