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07 杭州市统计局

邮电通讯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6.69亿元,比上年增长3.1%。完成邮政业务收入6.26亿元,比上年增长3.5%。邮政特快专递幅射221个国家和地区,全年完成国内特快业务399.22万件,比上年增长10.4%;国际特快业务19.3万件,比上年增长16.4%。全市电信业务总收入84.67亿元,比上年增长7.8%。本地电话用户数达411.17万户,比上年增长14%,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达到58线/百人,比上年增长10.4%。全市移动电话用户618.61万户,比上年增长29.0%。

金融保险

金融业务进一步扩大。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748.7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8.2%;各项贷款余额5545.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5%。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1752.54亿元,现金支出11562.06亿元,收支相抵现金净回笼190.48亿元。

资本市场平稳发展。年末,全市累计上市公司(含异地控股上市)46家,比上年末增加4家。其中境内证券市场上市38家,境外红筹上市8家。全年新募集资金11.4亿元,上市公司累计募集资金155亿元。

保险事业平稳运行。2005年全市保费收入72.53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7.67亿元,增长14.8.%;人身险保费收入44.86亿元,比上年下降7.0%。全年支付各类保险赔款及给付17.65亿元,比上年增长5.5%。

旅游产业

旅游业实现较大增长。全年接待国际旅游者151.3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6%;旅游创汇7.58亿美元,增长26.8%。接待国内游客3265.9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3%;国内旅游收入404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465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全市出境旅游达到17.5万人次。旅游接待设施进一步完善。至年末,全市各类旅行社达340家,比上年末增加44家,其中国际旅行社33家,增加2家;全市星级酒店达到229家,比上年增加26家,其中五星级酒店9家,新增5家。

房地产业

房地产业保持适度增长。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10.57亿元,比上年增长25%;商品房施工面积4214.2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9.4%;竣工面积902.7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4%;销售面积704.19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620.66万平方米。

市场物价

价格总水平升幅有所回落。全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平均上升1.7%,涨幅低于上年0.8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3.3%,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0.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1.9.%,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2.2%,居住类价格上涨5.3%;衣着类价格下降1.6%,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2.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0.2%。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3.5,涨幅比上年回落4.4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为106.9,比上年回落7.7个百分点。

二、改革开放

所有制结构

所有制结构不断改善,非公有制经济比重上升。2005年,规模以上民营工业销售产值2775亿元,同比增长24.5%,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2%,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全部民营商贸企业实现商品销售总额3685.6亿元,同比增长13.8%,占全部的66.1%,所占比重提高4.6个百分点。初步统计,全市非公经济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6.5%,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其中个私经济占48%,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2005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27.58万人(其中企业参保职工185.3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18.36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87.71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8.7%、11.9%和8.9%。社会福利事业持续发展。年末全市拥有各类福利院、敬老院206所,床位15719张,收养人员9226人。年末全市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65万人,农村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5.90万人。

对外贸易

外贸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98.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9%。其中,进口总额100.66亿美元,增长8%;出口总额198.04亿美元,增长30.5%。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提高。全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6.8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4.2%,占全市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15.7.%提高到18.6%。机电产品出口的主导地位日益增强。全年机电产品出口79.9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9.4%,占全市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37.8%提高到40.4.%。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成效明显。全年对美国出口55.88亿美元,增长43.3%,对日本出口26.6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4%;对欧盟出口48.56亿美元,增长22.8%。.

利用外资

利用外资规模继续扩大。全年批准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756项,合同利用外资金额40.0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0.1%;实际到位外资17.13亿美元,增长21.5%。外资结构优化、质量提高。全年第三产业合同利用外资18.8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1.6%;实际利用外资6.6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5%。在全部项目中,合同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达227个,合同外资30.90亿美元,占全部外资总额的77.1%。至2005年底,我市已引进55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杭投资举办了85家企业。

对外合作

企业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外投资、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在参与国际合作中不断提高竞争力。全年境外投资项目51个,比上年增长21.4%,其中非贸易性投资12个。全年完成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2.5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3%。

引进内资

引进内资稳步增长。全年共引进内资项目数5437个,比上年增长5%。合同引进内资556.3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实际到位内资268.5亿元,比上年增长19%。

国家级开发区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等4个国家级开发区建设和发展进入新阶段。年末,四个国家级开发区累计入区企业5347家,其中投产企业2878家,分别比上年末增加753家和264家。全年四个开发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854.99亿元,比上年增长44.1%;实现利税总额139.53亿元,增长7.1%;出口创汇78.13亿美元,增长78.9%。

三、社会事业

科技

2005年全市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2项,获市级科技进步奖69项。年末经认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7家,省级739家;市级以上企业高新技术研发中心178家,企业技术中心231家,提高了企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全市新建孵化器3家,新增孵化场地19.1万平方米,新增孵化企业190家。个人专利较大增长。全市专利申请量为9486件,专利授权量为4072件,分别增长59.9%、53.3%。全年引进各类人才40264名,比去年同期增长34%,其中博士生112名,硕士生1796名,本科生19518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