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06 上海市统计局

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保持高位快速增长。截止2004年末,全区各经济小区注册户数70355户,其中本年新增32890户,比上年增长94.2%;累计注册资本698.0亿元,其中本年新增285.0亿元,比上年增长49.6%,户均注册资本99.2万元。全区民营企业实现税收48.1亿元,比上年增长53.1%。

社会事业

科 技

科技产业成绩显著。全年实施科技创新项目142项,取得科技创新成果达到180余项;实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195项、科技产业化项目105项;累计开发试制新产品890余项。全区专利申请量达到861件。全年新增民营科技企业3249家,比上年增长31%;全区累计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40家。

教 育

加快教育发展与改革。依托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同济大学的优质品牌和资源,实行合作办学,组建上海外国语大学嘉定外国语实验学校和上海同济黄渡小学。整合北部教育资源,华亭镇小学生进城就读。年内,大众工业学校被评为全国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普通小学被评为全国特色学校,嘉定一中被评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高中。至年末,全区3-6岁幼儿入园率为100%;小学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为100%;初中入学率100%,毕结业率98.3%;高中阶段录取率达99.2%;春秋两季普通高校录取总人数2883人,录取报到率79.9%;全区成人教育年培训总量约31.6万人次。

文化广电

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取得新发展。全年共举办镇、街道群众文艺展演、市级专业文艺团体来嘉定演出、长三角部分城市广场文艺交流演出以及展览、读书征文等近30项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嘉定群众的文艺生活。配合迎接F1,推出《拥抱F1》等多个栏目,播发了F1相关报道300多条,提高了市民对F1的知晓率。至年末,全区共有区、镇公共图书馆(室)76个,藏书63万册;区、镇文化馆(站)12个;新华书店门市部11个,发行新图书367万册;至年末,全区有线电视用户已达15万户,比上年增长15.4%。有线电视入户率为85%,比上年同期提高9个百分点。

卫 生

卫生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至年末,全区卫生系统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4所,其中:区级医院6所,拥有病床2327张。全年完成诊疗275万人次,出院4.2万人次,区级医院施行手术1.1万人次。根据《上海市嘉定区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2003—2005年三年行动计划》,年内完成3家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进一步理顺了公共卫生管理体制,有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体 育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全年完成体育产业收入344.5万元。年内圆满完成全国排球联赛上海赛区承办工作,组团参加全国第五届农运会,获2枚金牌。在上海市第三届青运会上,获金牌18枚。年内成功举办上海市冬泳表演赛、新年迎春健身跑等多项活动和赛事。年内新建社区公共运动场3个,健身苑3个,健身点65个。全区拥有各类体育场地695所,总面积161万平方米。

社会福利与救助

社会福利与救助事业持续发展。至年末,全区拥有各类敬老院19所,收养“五保”、社会孤老等人员1788人,床位1964张。至年末,累计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助金2181万元;累计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救助金217万元;发放帮困粮油供应卡4.7万张次,折合救助金额118万元;对困难协保人员发放生活困难补助金274万元;发放重残无业人员救助金302.6万元;年内实施医疗救助3393人次,发放救助资金413.9万元;发放扶志助学金67.3万元;募集衣被和资金分别为29.3万件(条)、31.4万元,支援灾区。

人民生活

人 口

年末,全区户籍人口51.7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8.02‰,死亡率为7.35‰,自然增长率为0.67‰。

就 业

就业、再就业工程取得新进展。至年末,全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692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下。年内新增就业岗位34165个,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的31.4%。其中,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11103人,超额完成目标任务38.8%。积极推进市“万人就业项目”,全区4417名就业困难群众上岗就业。至年末,全区共累计开发“4050”项目62个,就业人数4409人。

居民收入和储蓄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提高。全区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22106元,比上年增长10.5%。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740元,比上年增长10.1%。居民储蓄存款快速增加,年末全区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24亿元,当年新增27亿元,比上年增长13.5%。

城市建设和管理

市政建设

市政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全年新建道路总里程8公里。年内完成真南路南翔段改建、金鹤公路(博园路—金华路)工程,梅园路(塔城路至城中路)整治、塔城东路大修工程。完成F1周边道路工程6条,完成博乐路等道路的无障碍设施改造。

公用事业

公用事业综合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年自来水供水总量达15339万吨,比上年增长16.7%;售水总量达12900万吨,比上年增长19.3%,其中:工业用水5192.0万吨,比上年增长42.5%。全年用电总量39亿度,比上年增长11.7%,其中:工业用电30.5亿度,比上年增长9.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2.7亿度,比上年增长15.7%。全年民用煤气供应总量6684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7.1%;液化气供应总量22309吨,比上年增长27.4%。

环境保护和治理

水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全区主要饮用水水源水质保持稳定,对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达到1类标准的有17项,处于2类标准的有2项,处于3类标准的有4项,处于4类的1项。主要取水口的水质指标基本达标,重要河流水环境质量基本稳定。

大气环境治理成效显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总体保持稳定。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保持在一级水平,总悬浮微粒总体上处于二级水平,降尘量保持在较好的水平,全年达到一级、二级大气质量的天数为352天,占96.2%。

城乡绿化

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全年新增公共绿地面积213公顷,完成4个大型公共绿地建设及沪杭铁路(嘉定段)两侧绿化带工程。年末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5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5平方米,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6%。

说明

1、本公报数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加值的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增加值是指一个地区、行业或部门在一定时期内向社会提供生产经营和劳务活动最终成果的货币表现。主要包括劳动者报酬、利润、税金和折旧等,不包括能源、原材料等各种消耗价值。各产业增加值之和即为全区增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