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宝山区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二、改革开放 所有制结构:完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按照区政府制定的三年工作目标,全区区属国有(集体)资本退出工作按照确定的目标有序展开,取得实质性进展。止2002年末,全区乡镇企业累计完成产权制度改革1148户,占应改制企业的78%,其中,镇办企业完成改制484户,占镇办应改制企业的98.6%;村办企业完成改制664户,占67%。 调整所有制结构,非公有制经济比重继续上升。在全区增加值中,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59.74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占全区的比重由上年的37.4%提高到39.7%。提高了2.3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止年末,全区有4276个单位28.24万职工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12.11万离退休人员实行退休养老金发放。有4225个单位共26.78万职工参加城镇失业保险,筹资金额1.64亿元。有4225个单位28.2万人参加城镇医疗保险,有12.1万离退休人员享受城镇医疗保险。有7.12万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全年发放农村养老金1907万元。有12.87万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当年筹集医疗基金2849万元。 对外贸易:在世界经济增长缓慢的情况下,全区对外贸易迎难而上,采取有力措施,扭转了年初外贸出口负增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13.7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进口总额6.12亿美元,增长9.9%;出口总额7.62亿美元,增长16.1%。在出口总额中,“三资”企业出口6.36亿美元,增长9.1%;外贸流通企业出口0.79亿美元,增长43.8%;自营生产企业出口0.47亿美元,增长154.8%。从出口的地区看,对亚洲出口3.0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40.1%;对欧洲出口2.06亿美元,占27.1%;对北美洲出口2.30亿美元,占30.2%。从出口的产品看,集装箱出口3.3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5%,占出口总额的44.1%;金属制品出口1.46亿美元,增长19.5%,占19.2%;灯具产品出口0.94亿美元,增长63.8%,占12.3%;电子产品出口0.62亿美元,增长35.1%,占8.1%。 招商引资:继续改善投资环境,积极推进横向经济联合,以服务为抓手,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全年批准三资项目101个,吸引外商投资总额3.21亿美元,合同外资1.83亿美元。从投产的三资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看,实现销售收入104.68亿元,增长10.1%;实缴税金3.56亿元,增长55.1%。 全年吸引外省市企业1395户,注册资金11.15亿元,外省市企业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6.5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占全区工业的比重为5.2%。 私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止年末,全区拥有私营企业16486户,注册资金154.5亿元,其中当年注册户数4835户,注册资金39.3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4.3%、27.4%。私营企业实现增加值39.3亿元,增长29.3%,占全区增加值的比重为26.1%,创造税收收入10.5亿元,增长50.6%,占全区税收总收入的24.7%。 三、社会事业 科技:坚持实施“科教兴区”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科技为经济建设服务,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进程,全年新增民营科技企业533家,新增注册资金4.70亿元。受理专利申请量605件,比上年增长37%。组织科研项目64项,其中获市级奖励项目3项,获区级奖励项目30项。实施火炬计划项目9项,总投资0.37亿元,实现年产值1.27亿元,比上年增长40.7%,年创利税0.25亿元,增长33.8%。组织新成品试制3项,全年完成技术合同认定登记253项,技术贸易额0.25亿元。 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继续提高各类学校的办学质量。止年末,全区拥有各类学校254所,其中中学51所,小学70所,幼儿园80所,教职员工1.12万人,在校学生12.29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8.6%,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普通高校录取率为77%。 积极探索和推进多元投资办学,民办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止年末,全区有各类转制学校28所,在校学生12566人,其中转制中学10所,在校学生5099人;转制小学3所,在校学生3238人(包括转制中学的小学班级)。 卫生:积极推进医疗体制改革。止年末,全区拥有29家医疗卫生机构,共有卫生技术人员3400人,拥有医院固定床位3034张,年末区内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0.37人,每万人拥有医院床位数36.03张,全年区级财政用于卫生事业经费支出8784万元,其中,公费医疗支出188万元,比上年下降94.0%。 文化:文化、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事业取得新发展。年内成功组织了宝山社区文化系列活动,在宝山两台开设了“喜迎十六大,再创新佳绩”的专栏报道,加快实施了有线电视村村通实事工程,全区所有行政村均已实现了有线电视光缆联网,有线电视用户发展到25万户。止年末,全区拥有各类文化馆18个,图书馆17个,戏剧演出场所15家,专业舞厅42个,文物保护单位14处,宝山电台平均每日播音时间14:00小时,宝山电视台平均每周播出时间89:00小时,区电台全年自制节目640小时,区电视台全年制作新闻节目200小时,《宝山报》全年出版108期。 体育: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在市十二届运动会上,全区共获得34枚金牌、21枚银牌、40枚铜牌,有3人五项十次打破举重上海市少年组记录,同时荣获市十二届运动会道德风尚奖。体教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区成功举办中小学田径、篮球等比赛14次,全年学校体锻达标情况实施面100%,达标率94.4%,区内各学校均举办了校际运动会。社会办体育的渠道进一步拓宽,全民健身富有成效。利用社会力量举办了曹燕华乒乓学校,举办了中日友好排球赛和亚洲体育舞蹈锦标赛。建立228个居民健身苑点,覆盖率达82.7%。体育创收稳步发展。全年销售电脑型体育彩票6000万元左右。 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全面推进社会福利与救济事业。年内对826个伤残、烈属及复退军人实行抚恤和补助,对28352人实行了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对2994人实行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全年向贫困地区捐赠衣被73万件,捐赠钱款297万元。止年末,全区拥有福利院和敬老院30个,比上年增长15.4%;床位数2582张,增长26.9%;收养人数1518人。全区福利企业230个,从业人员10529人,创利税3.66亿元。 四、人民生活 人口:年末,全区户籍人口84.22万人,比上年末净增1254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6.90万人,净增15989人。全年出生人口3536人,出生率4.23‰;死亡人口5742人,死亡率6.87‰;人口自然增长率负2.64‰。 就业:再就业工程稳步推进。年末,全区国有、集体、其他单位从业人数5.03万人,比上年下降4.9%;私营个体劳动者18.41万人,增长39.8%;农村劳动者12.39万人,与上年持平。全年净增就业岗位16256个,完成市府下达任务的19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