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教育事业保持稳定发展。全市拥有普通高校1所,在校学生1.1万人;普通中学147所,在校学生12.8万人,减少1.5%;小学218所,在校学生9.8万人,减少4.9%。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各项事业继续较快发展。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4个,文化馆11个,公共图书馆4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有线电视用户17.6万户。全年出版报纸791万份。 卫生事业得以巩固和发展。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21个,拥有床位7128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8278人,其中:医生3185人,护师、护士2809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06年我市体育健儿在省级以上比赛中,获得金牌56.5枚,银牌61.5枚,铜牌82.5枚。 十、人口、就业与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市人口下降。2006年末全市总人口190.8万人,同比减少0.6万人(公安局统计数据),其中,非农人口120.5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7.60‰,死亡率5.33‰,人口自然增长率2.27‰。 在岗职工人员有所增加,职工工资平稳增长。预计年末全市城镇在岗职工人数20.9万人,同比增长7.1%,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4957元,比上年增长4.9%。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创历史新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33元,比上年增长12.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80元,增长18.2%。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1.45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45平方米。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有14.4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有18.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有37.9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两个确保”得以巩固,确保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全市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人数21.2万人。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市各类收养性单位40个,床位1983张,收养各类人员1537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79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