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03 盘锦市统计局

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迅速。年末,全市民营科技企业已达到650家,实现技、工、农、贸总收入17亿元。

13、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共有艺术表演团体3个,群众艺术馆2个,文化馆4个,公共图书馆5个。全市有县级以上广播电台3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2座,广播电台开办节目3套,广播人口覆盖率100%;全市有县级以上电视台3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3座,电视台开办节目3套,电视人口覆盖率100%。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市有卫生机构10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63个,妇幼保健机构4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3个。医院、卫生院床位5千张,比上年增长2.3%。全市有卫生技术人员6.1千人,其中职业医师和助理医师2.8千人,注册护士2.0千人。年末全市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技术人员0.4千人。卫生监督检验机构3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技术人员0.04千人。年末全市有乡(镇)卫生院28个,床位0.6千张,卫生技术人员0.6千人。

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在省级各项比赛中,全市共获19块金牌、21块银牌、12块铜牌。全年发行体育彩票2229万元。全市70%的社区和乡镇有了群众性健身器材,群众体育得到广泛开展。

14、环境保护

全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保持在国家Ⅱ级标准。空气优良天数达344天,比2003年提高5.5%。全市建成烟尘控制区7个,控制面积46.6平方公里;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8个,面积38.4平方公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强。年末全市有国家级生态示范区3个。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2.8万公顷,占辖区面积的33.3%。

15、人口和就业

年末全市总人口124.8万人。全年全市出生0.88万人,出生率6.89‰;全年死亡0.42万人,死亡率3.32‰。全年净增人口0.4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57‰,比上年提高0.4个千分点。按城乡分,城镇人口67.8万人,占总人口的54.3%;乡村人口57.0万人,占45.7%。按性别分,男性人口63.5万人,占总人口的50.9%;女性人口61.3万人,占49.1%。

年末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42.9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8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1%。

职工工资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城镇单位职工工资总额48.56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12129元,比上年增长19.3%。

16、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09.5元,比上年增长13.4%;人均消费支出6982元,比上年增长7.1%。农民人均纯收入4630元,比上年增长14.5%;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888.7元,比上年增长8.4%。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8.6%,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6.2%。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改善。据住户调查,年末全市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8.8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0.4平方米;农村居民家庭人均住房面积30.2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0.25平方米。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统筹)15.44万人,比上年增长9.0%,其中,职工10.84万人,增长6.7%,离退休人员4万人,与上年持平。全市参加失业保险24万人,比上年增长9.1%,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1.2万人,比上年下降7.7%。全市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6.93万人,比上年增长10.1%。全市企业离退休人员全部按时领到基本养老金。全年共有20497人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济。

社会福利事业较快发展。年末全市城镇社会福利院5个,有床位554张,收养人员306人,集体供给额153万元;农村集体办敬老院28个,床位1631张,收养1470人,集体供给额367.5万元。全年发行福利彩票7299万元,投入福彩助学资金20.5万元。城区建立各种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56个,社区服务站105个。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均为年快报数或初步统计数。2.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3.恩格尔系数为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