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01 内蒙古统计局

建筑业生产和效益快速增长。全年全区建筑业增加值158.83亿元,比上年增长30%。全区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施工的单位工程个数9003个,其中投标承包工程4954个,占全部施工单位工程总数的55 %,比上年提高8.1个百分点;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125万平方米,增长5.9%;竣工房屋面积1424万平方米,增长27.7%;全区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利润3.82亿元,增长35.9%;实现税金6.37亿元,增长16.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明显扩大。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推进重点工业项目的带动下,在建项目投资总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新开工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项目3590个,比上年增加1026个;全年城镇单位在建项目投资总规模1592亿元,比上年增长45.2%。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15亿元,比上年增长44%。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经济单位投资371.25亿元,增长37.3%;集体经济单位投资27.44亿元,下降2%;城乡个人投资60.16亿元,增长9.7%;其他经济类型单位投资256.10亿元,增长1.27倍。按投资管理渠道划分,基本建设投资421.71亿元,增长56.9%;更新改造投资107.55亿元,增长54.6%;房地产开发投资72.46亿元,增长46.9%;其他投资32.71亿元,增长80.5%。按项目隶属关系分,地方项目完成投资612.01亿元,增长42.1%;中央项目完成投资102.94亿元,增长56.3%。

投资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全年城镇单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包括水利投资)76.81亿元,增长1.57倍;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34.95亿元,增长60%,其中工业完成投资230.86亿元,增长61.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22.68亿元,增长31.3%。西部大开发投资重点继续向生态、基础设施、电力和工业技术改造方面转变,全年城镇以上单位用于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农林牧渔水利业投资、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投资和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社会服务业投资总额达350.08亿元,增长61.5%。工业技术改造投资83.30亿元,增长67.8%,其中用于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和增加产品品种的工业技改投资快速增长。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年内一大批重点工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产,全年完成投资超亿元的重点建设项目67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90亿元。包钢薄板、包头伊利液态奶、呼和浩特丰泰发电有限公司、准格尔电厂二期扩建、准东铁路一期、锡桑铁路和包(头)东(胜)高速公路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建成投产或交付使用。

投资效果明显提高。全年全区城镇以上各种经济类型单位全部建成投产项目3615个,项目建成投产率72.3%;新增固定资产499.86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78.8%,比上年提高11.7个百分点。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有:热轧钢板198万吨,发电装机容量108.5万千瓦,高等级公路101公里;城镇住宅竣工面积767.12万平方米,其中商品房竣工面积542.7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1%;商品房销售面积378.8万平方米,增长22.3%。

五、国内贸易

市场商品销售持续快速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6.03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370.88亿元,增长14.4%;县的消费品零售额143.41亿元,增长11.2%;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91.74亿元,增长9.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98.81亿元,增长14.2 %;餐饮业零售额66.91亿元,增长18.3%;其他行业零售额140.31亿元,增长6.6%。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全年实现商品销售收入净额238.37亿元,比上年增长11%。其中,批发业实现销售收入净额增长11.8%,零售业实现销售收入净额增长7.8%;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主营业务利润与上年相比扭亏为盈实现利润 2.55亿元。

城乡商品交易市场活跃。各类城乡商品交易市场成为城乡日用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重要集散地。年末全区商品交易市场1855个,全年商品成交额328.15亿元。其中消费品市场成交额290.35亿元,比上年增长12.6%。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快速发展。据外经贸厅业务统计,全年外贸出口总额13.7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2%。扣除边境旅游贸易和中央企业煤炭出口后,海关统计的出口总额8.35亿元,比上年增长28.7%。其中,进料加工出口1.2亿美元,来料加工出口0.17亿美元,一般贸易出口6.2亿美元,增长44.2%。海关统计的进口总额16.3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1%。

利用外资保持快速增长。全年新批准外商直接投资合同数87个,比上年增长7%。其中外商独资企业35个,占全部外商投资企业的40%。合同外商投资额2.48亿美元,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2.2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倍。年末全区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805户,比上年增加27户。

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进一步扩大。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金额744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7.7%;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262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4%。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生产稳定发展。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量47879万吨,增长4.2%。其中,铁路10639万吨,增长8.4%;公路37239万吨,增长3.0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1078.70亿吨公里,比上年下降1.1 %。其中,铁路847.2亿吨公里,下降2.6%;公路231.4亿吨公里,增长5.0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客运量25376.1万人,增长5.2%。其中,铁路2823.60万人,下降4.5%;公路22421万人,增长6.6 %;民航131.5万人,下降3.7%。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周转量236.60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5 %。其中,铁路92.60亿人公里,增长3.3 %;公路130.70亿人公里,增长7.2 %;民航13.30亿人公里,下降3.1%。

公路运输能力明显增强。公路建设成为自治区历史上投资最多的一年,全年新增黑色公路5000公里。年末全区公路通车里程72673公里,比上年末增加2265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252公里。

邮电通信业继续快速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90.4亿元,比上年增长55.6%。其中电信业务总量82.3亿元,增长63%;邮政业务总量8.1亿元,增长6.6%。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346.3万门,增长15.4%;年末本地网固定电话用户311.2万户,增长20.6%。其中,城市电话用户242.6万户,增长19.5 %;乡村电话用户68.6万户,增长24.7%。城市公用电话点7.4万处,增长5.7 %。年末移动电话用户317.2万户,增长51.8%。全区电话普及率(包括固定和移动电话)26部/百人,增长34%。年末全区计算机互联网用户33万户,增长1.0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