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实现更好更快跨越式发展和构建和谐忻州两大主要任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效。经济保持较快发展,改革开放取得重要进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了“十一五”起好步、开好局的目标。 一、综 合 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93.9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6亿元,增长1.5%;第二产业增加值87.1亿元,增长20.2%;第三产业增加值85.2亿元,增长7.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3.6:39.2:47.2调整为11.1:44.9:43.9。人均生产总值6132元,比上年增长11.1%。 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年末全市就业人员119.64万人,比上年增长3.5%,其中国有单位就业人员18.9万人,集体单位就业人员1.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比上年末降低0.1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仍不尽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的状况还没有根本转变,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增大,部分工业企业亏损比较严重,就业压力依然很大,节能降耗的任务依然艰巨。 二、农 业 农业生产形势良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89千公顷,比上年增长6.9%。粮食总产量108.98万吨,增长6.6%。其中,夏粮播种面积为3.09千公顷,夏粮产量为3171吨;秋粮播种面积为385.9千公顷,秋粮产量达108.66万吨,比上年增产6.86万吨。油料播种面积40.33千公顷,总产量3.11万吨,下降22.4%。蔬菜播种面积6.12千公顷,总产量15.99万吨,下降13.0%。畜牧业生产保持平稳,肉类、禽蛋、牛奶产量分别达到9.97 万吨、4.85万吨和6.04万吨,分别增长2.7%、1.03%和10.9%。 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27266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24266公顷,飞播造林面积3000公顷。全年营造防护林24986公顷,营造经济林2272公顷,共完成退耕还林人工造林任务9334公顷,其中退耕地造林完成2001公顷,荒山荒地造林完成7333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77.13亿元,增长21.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0.03亿元,增长27.7%。 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5.84亿元,比上年增长64.93%。其中,国有企业实现利润2.47亿元,增长320.59%;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11.05亿元,增长54.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0.08亿元,下降43.69%。 工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主导产业得到强化,对工业生产的支撑作用强劲。煤炭、电力、化工等三大主导产业完成增加值34.7亿元,比上年增长25.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7.8%,其中煤炭增长44.7%,发电量增长18.2%。 建筑业发展较快。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0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建筑业房屋施工面积210.12万平方米,增长6.0%,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157.62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7.1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87.3亿元,增长15.4%,增速比上年回落3个百分点;农村投资1.8亿元,增长5.6%。 投资结构继续改善。三次产业投资较快增长。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4亿元,增长108.3%;第二产业完成投资69.5亿元,增长22.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4.4亿元,增长17.4%。 重大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大项目支撑作用强劲,10亿元以上在建项目10个,比上年增加5个,完成投资44.4亿元,增长29.4%,其中,山西鲁能晋北铝业有限责任公司100万吨氧化铝工程完成16.7亿元;神华神府东胜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保德矸石电厂完成3.6亿元;五台西龙池蓄能电站累计完成10.5亿元;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有限公司龙口工程3.5亿元;晋神河曲煤炭开发有限公司沙坪煤矿5.3亿元。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8.03亿元,比上年增长1倍;商品房施工面积83.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43.9万平方米。商品房市场需求活跃,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43.4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5.9亿元,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额5.4亿元。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3.82亿元,增长14.16%。城乡市场共同繁荣。市的零售额完成30.2亿元,增长14.9%;县的零售额完成23.43亿元,增长15.7%;县以下零售额完成20.19亿元,增长11.4%。批发零售贸易业保持平稳增长,实现零售额64.02亿元,增长13.03%。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商品零售额中,食品饮料类增长26.11%,通讯类增长54.17%,日用品类增长20.3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9.27%,化妆品类增长12.87%,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1.31%,化工材料及制品类增长55.69%。 物价总体保持平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6%。价格变动结构性特征明显,食品类和居住类价格上涨幅度较大,涨幅分别为3.2%和6.4%,是拉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7%,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5.58%,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3.5%。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较快增长。进出口总额完成622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5.45%。其中出口总额6188万美元,增长55.6%;进口总额32万美元,增长31.36%。 利用外资保持一定规模。外来直接投资357872元,增长24.9%;合同利用外资1427万美元,比上年下降72.06%;实际利用外资1692万美元,增长268.63%。 七、交通、邮电业和旅游 交通邮电业进一步发展。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2.1亿元,比上年增长10.7%。 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全年货物周转量378073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0.5%;旅客周转量224502万人公里,增长8.4%。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5580公里,比上年增长47.8%,其中高速公路108公里。完成“村村通”水泥(油)路工程1945公里,其中“村连村”工程1105公里。新增通水泥(油)路行政村362个,新增通公路行政村38个。 邮电通信能力不断提高。年末邮政局(所)175处,邮政业务总量达1.49亿元,增长30.7%;电信业务总量8.38亿元,增长1.2%。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50万门;固定电话用户达到60.87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10.55万户,年末达到78.7万户。全市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68.52万户,联通电话用户总数达10.18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达5.29万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