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抓住机遇,努力扩大内需,着力调整经济结构,稳步推进各项改革,积极实施对外开放,努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国民经济出现了重要转机,经济增长速度加快,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一、综合 国民经济增长步伐加快。初步测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56.5亿元,比上年增长8.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0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121.3亿元,增长11.9%;第三产业增加值80.2亿元,增长6.9%。三次产业结构为21.4:47.3:31.3。 市场物价降幅缩小。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5%,其中食品类价格下降2.9%,衣着类价格上升5.3%,家庭设备及用品价格上升0.3%,交通和通讯工具价格下降3.7%,居住类和服务项目价格分别上升1.9%和8.0%。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2%。 劳动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单位从业人员40.4万人,比上年增长1.5%。全年共有各类职业介绍所21所,介绍9991人次就业。通过实施再就业工程,帮助国有企业下岗职工22960人实现了再就业,再就业率为52%。年末劳动部门城镇登记失业率3.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需求不足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尚未根本缓解;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仍较突出;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社会就业压力依然较大;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趋缓。 二、农业 农业结构调整向优质和多样化方向发展。种植业战胜了严重旱涝灾害,仍获较好收成。全年粮食总产量220.5万吨,比上年减产14.7%,其中,夏粮142.5万吨,减产2.9%,秋粮78.0万吨,减产30.2%,优质专用小麦增长较快。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比重上升、产量增长。全年蔬菜总产量307万吨,比上年增长23.0%;棉花产量3.6万吨,比上年增长9.3%;油料产量31.1万吨,比上年增长17.4%;水果总产量30.3万吨,比上年增长3.0%。 绿化造林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1.2千公顷,比上年增长29.6%;幼林抚育实际面积55.7千公顷。林业资源的管理、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 畜牧业保持稳步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达15.0万吨,增长11.5%。禽蛋产量18.0万吨,增长13.5%。奶类总产量6205吨,增长102.2%。 农业生产投入有所减少。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402.52万千瓦,比上年末下降2.8%;全年农村用电量9.3亿千瓦小时,比上年下降10.5%;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84.57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增长较快,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09.9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下同)增加值79.3亿元,增长15.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57.9亿元,比上年增长18.7%;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7.4亿元,增长4.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14.1亿元,增长42.2%。分轻重工业看,全年轻工业增加值19.2亿元,增长8.7%;重工业增加值60.1亿元,增长18.4%。大中型工业完成增加值51.6亿元,增长18.4%。 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煤炭、建材、造纸等行业关闭了一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安全无保障的小企业。同时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工业新产品产值完成11.7亿元,比上年增长163.8%。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产销衔接状况有所改善。全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09.1亿元,比上年增长20.2%,产销率达98.5%,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3.4亿元,比上年增长2.5倍。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11.8亿元,比上年增长2.5倍,是近年来的最好水平。亏损企业亏损额2.1亿元,下降38.6%;亏损面35.4%,下降5个百分点。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11.9%,比上年提高23.1个百分点。但是,一部分企业的效益还不理想,亏损企业的亏损额仍然比较大。 建筑业增长加快。全市资质等级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8.9亿元,增长41.9%,企业经济效益进一步好转,实现利税1.5亿元,比上年增长99.4%。工程质量稳步提高,按单位工程个数计算的工程质量优良品率为26.4%,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按房屋面积计算的工程质量优良品率为44.7%,和上年持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1.7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28.3亿元,增长5.8%。从投资管理渠道看,基本建设投资14.9亿元,增长18.2%;更新改造投资9.3亿元,减少21.6%;房地产开发投资4.0亿元,增长76.8%。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效。在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中,交通运输邮电业投资增长较快,全年投资3.7亿元,比上年增长52.3%;农林牧渔水利业投资1656万元,电力供应业(含城乡电网改造)投资4.4亿元,上升27.8%。 全年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新增固定资产19.8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69.7%。建成投产项目207个,项目建成投产率为67.9%。竣工房屋建筑面积为93万平方米,竣工率为42.5%。 重点工程项目进展顺利。文峰中路等“五路一桥”建成通车,改造亮化了城区19条道路;完成了106国道滑县段改建工程,内黄王庄大桥即将竣工;经济适用住房竣工面积达15万平方米;东区污水处理厂、安阳河市区东段治理工程顺利进行;电信综合楼和广电中心大楼主体工程已完工,市话、农话改造扩容16万门,有线电视光缆数据传输市县连网工程全面开通;市汽车客运东站、塘沟垃圾处理厂已正式开工;城乡电网改造工程进展顺利;郭家湾村搬迁已经完成,洹水公园部分改造正在实施,新增城市绿地面积18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改建二级以上公路41.7公里;新增有效灌溉面积9.82万亩,粮食仓储量7500万公斤;新增11万伏及以上变电设备能力4万千伏安,11万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27.2公里(包括城乡电网改造)。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发展平稳。全年完成公路货物周转量18.0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7.6%;旅客周转量完成22.4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7.0%。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9.9亿元,比上年增长24.2%。年末全市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85.1万门,比上年净增加34.3万门,电话普及率达10.4部/百人,比上年提高2.26部。移动通信新增用户4.4万户,年末用户达到13.3万户。数字数据业务、电子数据交换业务继续高速发展,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达到5.7万户,比上年增长11.5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