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中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年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103.7亿元,比上年增长25.3%,房屋施工面积1205万平方米,增长12.9%,房屋竣工面积167万平方米,减少21.1%。 表6: 2008年资质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情况 指 标 建筑业总产值(亿元) 增长(%) 资质建筑企业 103.7 25.3 其中:一级 75.3 25.5 二级 15.1 2.7 三级 3.7 -6.9 五、旅游业和中介服务业 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82.9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其中:国内旅游收入68.6亿元,增长14%,旅游外汇收入2.1亿美元,增长31%。全年接待旅游者人数1592.3万人次,增长11.5%,其中:国内旅游者1557.5万人次,增长11.5%,海外旅游者34.8万人次,增长14.5%。 全年规模以上中介服务企业(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实现营业收入106069万元,比上年增长29.4%,其中咨询与调查及广告类实现营业收入87097万元,增长38.5%,工程监理类实现营业收入8540万元,增长18.7%,法律公证类实现营业收入10432万元,增长23.2%;资产总额52738万元,增长21.2%;年末从业人员4071人,增长1.05%。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1.5亿元,比上年增长22%。从产业投向看,第二产业完成投资5.5亿元,增长34.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06亿元,增长21.3%,二、三产业的投资比例为4.9:95.1。基本建设与更新改造投资完成65.6亿元,增长17.1%,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6亿元,增长29.7%。全年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36.4万平方米,下降56.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6.5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18.0亿元,下降45.7%。年末商品房空置面积59.9万平方米,减少13.7万平方米。全年启动危旧房改造片区42个,完成房屋拆迁面积170万平方米。 全年“一极三区一带”共完成投资89.9亿元,占全区投资总额的80.6%,其中化龙桥现代制造业服务中心区完成投资24.7亿元;解放碑中央商务区完成投资26亿元;大坪区域商业文化中心和创意产业园区完成投资17.9亿元;滨江产业经济带和两路口上清寺商务配套服务区分别完成投资14.7亿元和6.6亿元。 七、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项,市级科技进步奖13项,市级自然科学奖1项。技术交易日趋活跃,签订各类技术交易合同285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7亿元。全年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27项;专利申请413件,比上年增长30.7%。举办科普讲座350 次,科普讲座参加人数6.8万人次,举办科普展览5次,科普展览参加人数7万人次。“数字渝中”建设步伐加快,数字化城市管理和电子政务办公系统建设推进顺利。全区每100户家庭平均拥有固定电话84 部,移动电话216部,电视机144部,家用电脑82台,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全区有普通中学15所,职业中学4 所,小学38所;全年普通中学招收学生9628人,职业中学招收学生1877人,小学招收学生5427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9693人,职业中学在校学生4451人,小学在校学生34023人;普通中学毕业生10966人,职业中学毕业生1274人,小学毕业生5739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0179人。 八、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年举办各类大型文化活动117场。红歌传唱蓬勃兴起,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认真组织开展“双百进社区”活动,重庆木偶艺术团送戏287场,大坪影剧场送映102场。12个街道全部建成达标文化站,全区社区示范图书室达到71个。 年末全区有医疗卫生机构348个,其中医院20个, 卫生技术人员8857人,床位6538张。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不断完善,认真落实计划免疫规划,“四苗”全程接种率达到99.1%。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加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建成渝中区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完成上清寺、两路口等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化建设。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奥运火炬接力渝中区传递顺利圆满,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不断加大社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推行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锻炼标准》,全区中、小学推行实施面达到100%,学生体质合格率达到98%。 九、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区户籍人口595624人,比上年减少5990人,全年出生人口3291人,死亡人口415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按公安户籍人口计算)为-1.44‰。市统计局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和2008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测算,渝中区年末常住人口71.16万人,比上年增加0.07万人。全区计划生育率为98.5%。 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18元,比上年增长14.1%,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4048元,增长6.2%。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5.1%,降低0.4个百分点。城市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29.2平方米,增加1.2平方米。 年末全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24.05万人,比上年增长5.2%;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22.98万人,增长18%;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40.52万人,增长16%;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19.2万人,增长21%;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为15.79万人,增长36.1%。年末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22030人,减少3.5%,全年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5759.8万元,增长23.8%。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7594人,下降20%,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63%,下降0.4个百分点。 十、环境 市级环保模范城区创建工作积极推进,全年空气质量好于二级以上天数达到285天,比上年增加9天。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100%,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新增、改造公厕18座,垃圾清运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为88%,垃圾袋装化率为98%,全区环境卫生面貌进一步改善。城市绿化步伐加快,全年新增公共绿地面积25.2万平方米,公共绿地面积达到273.5万平方米,公园面积达到100公顷,城区绿化覆盖率为32.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提高到5平方米。 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GDP、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常住人口等数据为市统计局评估后反馈数据。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未包含重庆电力公司。 |